乌鲁木齐一位帮助他人的志愿者8年一封封书信寄哀思

31.03.2016  10:41

亚心网讯(记者 索子鸷)“在你生命最后一刻,你毫不犹豫捐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让两个失去光明的人重新看到了灿烂的阳光,这是你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翻到那页为戴芳(化名)所写的日记时,谢超凝视良久,思绪再次飘回到那过往的曾经。

3月29日,新疆电视台家属院,谢超翻阅着已破损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他16年来帮助过的每一个人。亚心网记者豆兴军摄

3月29日上午,乌鲁木齐阳光普照,记者来到新疆电视台家属院内的谢超家中。其一身干净利落的休闲装,夹杂着零星可见的白发,走起路来略有些颠簸。

谢超从柜子中拿出一个袋子,里面是一本已破损的日记本,记录着他16年来帮助过的每一个人。

50岁的谢超是乌鲁木齐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2001年5月,谢超开始义务照顾瘫痪在床的戴芳,直到2008年46岁的戴芳去世,并将眼角膜无偿捐赠。

7年的朝夕相处,谢超被戴芳对生活的执着、对病魔的不屈服以及积极向上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此后的8年里,他每年都去给戴芳扫墓,照看戴芳的父母。闲暇时,就通过写书信和网络祭奠的方式表达对戴芳的哀思……

孤独的患者排斥与人交往

说起初识戴芳的那段往事,谢超的眼神溢满了伤感。

那是2001年的一个周末,我和妻子一起到戴芳的家中,她由于脑积水引起下身瘫痪,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每时每刻都要人照顾。初次见面时,她显得很孤独甚至消极,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不需要志愿者在她身上浪费时间。我告诉她由我来接替上一个志愿者的工作,负责每个周末来照顾她,陪她说说话解解闷,希望她能积极面对人生。她有些不以为然,只是说了几句客套话。”谢超说。

此后的每个周末,谢超都会从位于团结路的家中出发,倒两趟公交车去照顾戴芳。看到谢超一直坚持不懈,每次来都忙前忙后打扫卫生,有时还主动下厨做饭,戴芳才开始慢慢敞开心扉。

她得知我住得比较远,每次到她家至少要一个小时,她又愧疚又感动。她说当初以为我只是嘴上说说,没想到会一直坚持来照顾她。”谢超说,为此她还特意写信向他道过歉,说当初不该对他态度不好。她常年在床上不能下地,只有头和手臂可动弹,平时只能听听广播了解外面的世界。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看,看久了眼睛会流泪。家里的保姆也很少与她交流,所以排斥外人可以理解。

此后,两人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欲捐眼角膜回馈社会

谢超还曾收到过戴芳写给他的两封信和几张明信片。

第一封信是向我道歉,但全文都没写自己的名字,那时我也同时帮助着好几个人,但我一猜就是她写的。我问她是不是给我写信了,她说有些话不好意思当面说。而此后的那封信,多是告诉我保姆照顾她的情况和她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2004年,我收到人生中第一张明信片,是戴芳给我写的,尽管只是简短的几句祝福,但特别开心。”说到兴奋时,谢超开始用手比划明信片的样子。

经过两年多的接触,谢超发现戴芳越来越乐观,有时还会和他开开玩笑。

有时保姆不在,我就问她喜欢吃什么,然后做给她吃。她会开玩笑说我做的饭不好吃,要多练练手艺。”谢超说,“戴芳常年瘫痪在床,但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流露出一点点对生活的绝望,反而很乐观向上,从她的言语中你会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人生的眷恋。

谢超知道戴芳喜欢看新闻,就每天给她读报纸,她尤其喜欢社会新闻和国际新闻。一次从报纸上戴芳了解到,有人去世后捐赠眼角膜让一个小姑娘重获光明,她开始若有所思。没多久,她就提出想要捐赠眼角膜和遗体来回馈社会。

她说自己瘫痪在床十多年,没能给社会作一点贡献,还有这么多志愿者帮助她,她很感激,所以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回馈社会。”谢超说。

2008年7月的一天,谢超接到戴芳姐姐的电话,说戴芳生病住院了,情况比较严重。那段时间,谢超几乎每天下班都会去医院看望她,尽管只能在重症监护室的窗外看一眼,但只要看到她安静地躺在床上,谢超就放心了。

8年来用各种方式“联系

那天我在上班,突然戴芳的姐姐打来电话说戴芳想见我最后一面。我赶紧请假去医院,她看起来精神一下好了很多,看到我就笑了。嘱托我帮她完成最后的心愿,就是联系接收捐赠眼角膜的医院,因为逝世6个小时后眼角膜就来不及摘除了……”谢超眉头紧皱,声音略微颤抖,哽咽道,“她拉着我的手说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拜托我常去看望他们。当时我含着泪一个劲点头,却怎么也说不出一句话……

戴芳离世后的每个月,谢超都会去探望戴芳的父母,还带着其他志愿者帮助老人擦玻璃。“老两口特热情,每次我去都要做吃的,不吃就不准走。有时只是一碗鸡蛋面,但一定要吃完,老人才安心。每次我就帮着老人打扫厨房,刷刷碗,替戴芳做她该做的事。”谢超说。

谢超含泪说,自戴芳去世后,他平时有感触的时候,就会写一些东西,有时是几行诗歌,有时是一段随笔,一直用各种方式保持着与戴芳的书信“联系”。

如今,每个清明节,谢超都会去东山公墓给戴芳扫墓,每次都会给她讲一讲她家里的情况和她父母的身体状况,好让她放心。也告诉她自己的近况,每次说完心里就轻松很多。

扫完墓回家,谢超就开始写一些日记和随笔,用文字缅怀她。

谢超不停地揉搓着手说,戴芳让他懂得了对生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命运要不屈服。因为她,自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深情“对话

又逢清明日思念如青丝

大姐是我认识的一位残疾朋友,由于脑积水引起下身瘫痪,大部分时间在床上躺着。自从通过乌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认识她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7年来每逢节假日及周末我都要去看她,风雨无阻,有时我还会用我不多的工资给她买点吃的。

——2008年11月5日随笔

我从您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您身上的那种对生活坚定的信念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也使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看法和认识。

——2008年12月10日书信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一个地方,有时一个人,有时与伙伴一起去东山公墓,祭奠一位可敬的大姐,陪她说说话、送上祭拜的鲜花和供品。

——2010年4月8日书信

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每次去心情都不一样,尤其看到墓碑上刻的字,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敬佩感,感到自己在她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就像生活中的一粒尘埃,微不足道。

——2011年4月5日书信

墓碑上刻着这么一段话:“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毫不犹豫捐献出了自己的角膜,让失去光明的人重新看到了灿烂的阳光,感到了生活的温馨。你就像天使,给他们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希望。”每当看到这段话,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淌。

——2012年6月22日书信

看到你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延续,在为你高兴的同时,也为你感到骄傲。安息吧,愿你在这风景秀丽的地方无忧无虑地生活,也愿你为我增添无穷无尽的动力,更愿你无私的奉献能影响更多的人。

——2014年4月4日书信

又逢清明日,思念如青丝,随风飘入府,慰籍孤独心。拂去心灵伤,擦去满脸尘,把酒论言欢,高歌抒青春,来年此时再相聚,续写人鬼友情真!大姐,保重!来年我会再来的!

——2015年4月10日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