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一天:山上雪花舞 山下陈长青插秧忙

28.05.2015  12:39

陈长青在地里查看秧苗。

天山网讯(记者李敏 特约记者邓丽娟摄影报道)5月6日,立夏。这一天,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此刻正被皑皑白雪覆盖。雪山脚下,查看水稻秧苗的陈长青直起腰,擦了一把汗。

今天完成的不错,基本上没有插歪和漏插的秧苗。你看,掌握了技术要领,机械插秧并不是难事。”在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试验示范繁育基地,陈长青笑着拍了拍徒弟信永明的肩膀,以示鼓励。地头上,插秧机“”着师徒两人,似乎也在庆祝。

陈长青与徒弟一起查看秧苗。

    陈长青一共收了两名徒弟。塔里木大学毕业的信永明跟了他7年,因擅长机械操作,他便有意识地让信永明多接触机械。如今,这个徒弟成了他得力的“左膀”。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胡启东跟了他也3年有余,因擅长水稻育种,他便让其负责新品种的调查和记录工作。今后,希望能接他的班,培育出更具市场潜力的新品种。

    在陈长青的试验田里,远远望去,一片白色标签在碧绿的秧苗间迎风飞舞。今年,这片试验田里共有1600份材料,63个品系。对于搞水稻改良和育种工作的农业专家而言,这一小块试验田就像陈长青的孩子,没什么事,他一天12个小时都泡在田里,观察秧苗的长势,记录在小本上。

陈长青指导徒弟查看秧苗。

    但这并不说明他不能同时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陈长青与妻子因水稻结缘。彼时,他是公司的农业专家,做水稻新品种的科研项目。她是质检员。婚后,两人在一个锅里吃饭,爱情的力量让祖籍甘肃的妻子愣是为了陈长青改变了口味,从此爱上大米饭。如今,儿子也已长大,在阿克苏市上学。每天清晨7:00,陈长青准时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正餐:一锅米饭,三个炒菜。这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是陈长青夫妇为了儿子特意调整的: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晚餐在辅导功课的老师家里吃,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的只有早饭。所以,陈长青力求让早餐桌上菜品丰盛,花样丰富。

中午,忙得回不了家的时候,陈长青和徒弟们一起在试验田的宿舍里开火做饭。焖的米饭是试验田里自产的大米,因品种繁多,质量有高低。他称之为“混合米”。有时候,宿舍里也会吃买来的秋田小町,新稻11号(即市面上本地产的长粒香)。

混合米的口感有硬有软。做水稻杂交培育,必须要知道什么品种什么特性,入口什么口感。首先,自己要对它有一个了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小白鼠’。”陈长青笑称,这样的米饭,他吃了10年。10年间,混合米的品质和口感都在慢慢提升。

如今,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主推的品种是新稻36号,具有抗病力强的特点。在温宿县,该品种与亩产量高的新稻11号穿插种植,为农民秋收增添一份保障。该公司培育的5个水稻品种里,新稻19号以中熟、耐低温、高产(亩产量700-800公斤)的特点受到乌什县种植户的青睐。

陈长青闲不住,水稻种植户不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就在试验田的大门口晃悠,或者开着车到处转。遇到水稻种植户,他会很自然地跟别人聊起水稻种植遇到的技术问题,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直说的对方心悦诚服。路过长势不好的稻田,他也不管是谁家的,取出车上常备的工装,换上雨鞋就下地去了。久而久之,温宿县的水稻种植户一见到他的身影,总会主动招呼一声“老陈来了?快来帮我看看苗。

晚上20:30,陈长青和平时一样,忙到这个点才到家。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儿子不在家,只有夫妻俩的餐桌上少了一些热闹。电视里播放着最近正流行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陈长青说,就爱看这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农民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