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疾苦做新疆脑血管病人的守护神

17.12.2014  16:29

援疆专家王东海为病人解除病痛,维吾尔族一家人送上一面锦旗表达谢意。

  儒雅、干练、充满着工作的激情,这是王东海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金秋伊始,作为第八批援疆专家,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国内知名的脑血管病专家——王东海教授受山东大学委派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既然来援疆,就得为新疆人民做点实事,不辱使命。”王东海心里暗暗发誓。

  目前,作为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名誉主任,王东海在工作岗位上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我来到了新疆,人在新疆,心也跟着扎根到了这里,作为援疆医生,我庆幸自己能为新疆各族百姓祛除病魔,当患者竖起大拇指,说一声‘热合买提’,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回馈,也是我最大的幸福!”王东海真诚地说。爱心援疆

   全力救治维吾尔族贫困小女孩

  芸芸众生,病痛会让人显得脆弱无力。新疆地处偏远地区,贫困少数民族患者得了重病,由于经济、医疗水平等因素困扰,更需要人们的关爱。而又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一颗仁者之心,一颗怜悯之心,一颗博爱之心,默默地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大医精诚,精为先,诚为辅,在王东海身上,我看到了医者的风范。

  10月22日,14岁的维吾尔族女孩布合丽其·米合曼坐在病床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她的父亲米合曼·阿卜杜热伊木紧紧握住王东海的手,老泪纵横,一句句“热合买提”,诉说着难以表达的感恩之情。

  如果没有王东海的倾力帮助,布合丽其就很有可能失去生命。

  几天前,英吉沙县第一中学的女孩布合丽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头晕、恶心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治未果。在父亲的陪同下,一家人来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诊断明确为高流量脑内动静脉瘘合并脑内巨大血管瘤。此时,布合丽其颅内的血管瘤直径已达2.5厘米,如果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风险高、创伤大,开颅术后可能导致女孩情感异常、反应迟钝等。为降低手术风险,医生建议进行微创血管内治疗,但高昂的治疗费用是这样一个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

  布合丽其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米合曼表示,他们家孩子多,夫妻俩靠务农维持生活。除去家里的日常开支、孩子的学杂费等,一年省吃俭用也攒不下多少钱。“20多万元,对我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呀!眼睁睁地看着女儿日渐憔悴,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米合曼叹了口气说。

  得知此事情后,王东海就琢磨着如何帮助这个贫困不幸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他将布合丽其的病情、照片及家庭情况等信息发到了“援疆医疗专家组微信群”、“援疆第8批战友群”等两个微信群,援疆干部们关注着布合丽其的病情,大伙纷纷提议要为女孩尽些微薄之力。“我们建议每人捐款在千元以内,以后还会出现此类情况,我们大家还可再施援手。”王东海说,短短几日之内,大家就自发为布合丽其捐款6万余元。

  捐款期间恰好遇到“十一”假期,王东海回到山东,又积极联系内地爱心企业山东维高医疗器械公司,该公司无偿为小女孩资助了价值10万余元术中用的Visee微弹簧圈。王东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不仅仅是技术援疆,更是爱心援疆!

  10月16日,王东海在科室其他医生的配合下,为布合丽其进行了颅内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手术长达5个小时,手术后,自治区人民医院还为布合丽其减免了部分费用。

  目前,可爱的小姑娘布合丽其重返校园,这个维吾尔族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欢歌笑语。

   技术援疆

   开展新技术提升脑血管病治疗水平

  “新疆的医疗技术水平,相对内地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既然来到了新疆,来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我就要尽我所能,与当地专家共同努力,提升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造福新疆的广大脑血管病患者。”王东海认真地说。

  王东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聚焦他援疆百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

   新疆首例一站式复合手术巧除颅内动脉瘤

  10月上旬,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从哈密转来的脑出血患者,这是一位40岁的男性,在家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在当地医院经过治疗无效送至自治区人民医院。

  此类疾病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开颅手术,另一种是通过神经介入的方法达到治愈目的。

  患者转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后,经检查发现患者动脉瘤位于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中间的大血管中央,直径达5毫米,这种动脉瘤在手术后复发或残留的概率较高,一旦再次出血后果严重。

  经过医生的术前讨论,决定实施开颅夹闭动脉瘤。但这种手术一旦发生夹闭不全或残留,部分病人会面临再次发生致命颅内出血风险或再经历一次开刀手术,王东海在查看患者资料后,果断提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采用一站式复合手术的方式完成该例病人的动脉瘤夹闭术。

  “脑血管病一站式复合手术”是在病人一次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完成造影、治疗与评估,病人免除了从导管室到手术室之间的转运,增强了手术安全性,提高了手术疗效,使得病人避免了多次麻醉和因为动脉瘤残留导致的二次手术之苦和风险,从而达到一次性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作为目前国内外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及人员技术的影响,国内开展脑血管病复合手术的医院并不多。作为国内较早成熟开展使用此项技术的专家之一,王东海认为自治区人民医院现有的设备完全能够达到开展使用此项技术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的技术优势,开辟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的新模式,以便更好地造福新疆的广大患者。

  10月14日,在王东海带领下展开了手术,经过数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该例病人手术的成功实施,在新疆开了此类手术的先河。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小朋说:“在王东海教授的带领下,目前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常规开展此类手术,我们相信该技术将会造福更多的脑动脉瘤患者。

   新疆首例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

  一月前,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两例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自发性海绵窦瘘及外伤性海绵窦瘘),填补了疆内空白。

  10月13日,一位自发性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由外院转至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该患者入院时左侧眼眶疼痛,伴恶心呕吐,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诊断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月19日,另一位患者因头部外伤造成右眼部肿胀,右眼视物模糊,颅内异常血流杂音,收治入院,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对于此类海绵窦瘘区血管病变病例,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前一种方式治疗复发率很高,而闭塞一侧颈内动脉后,患者以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会明显增加,因此都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援疆专家王东海、神经外科主任杨小朋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经过多次讨论,提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即采用目前先进的治疗方案—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

  Willis 覆膜支架是一种新型国产血管内支架,2013年在国内正式上市,上市后新疆尚未有医院使用。该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具有操作快捷、疗效确切、动静脉瘘复发率低等优点,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出现支架移位、重要穿支血管堵塞等并发症,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很高。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10月22日,王东海带领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吴红星给患者进行了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眼部疼痛消失,眼睑肿胀消退;10月24日王东海又为第二例患者成功实施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颅内杂音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willis 覆膜支架植入手术的开展,填补了新疆的空白,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是响应国家卫计委号召积极应用国产器材治疗重大疾病的有益尝试。

   新疆首例ICG荧光血管造影监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近日,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率先在新疆成功开展荧光血管造影监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例,术中荧光血管造影监测颅内动脉瘤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该技术填补了新疆地区脑血管荧光造影技术的空白,确保了脑动脉瘤病人治疗的成功率。

  目前,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配备了蔡司Pentero荧光显微镜,在神经外科主任杨小朋、援疆专家王东海的带领下,脑血管专业病组成功应用ICG荧光血管造影监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进行精细判断,准确显像出血管走行及形态,为动脉瘤夹闭术中提供实时信息,及时检查手术效果,并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杨小朋表示,感谢王东海教授为代表的大批援疆专家,是他们为我们边疆地区带来了医疗新技术,技术援疆也带来科室的大发展,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正向着国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点开王东海的个人网站,一句“但愿天下无疾苦,何愁柜中药生尘”的醒目标题再次映入了我的眼帘,仁爱无限,佑护生命,王东海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专家简介:

  王东海神经外科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神经介入微创治疗。近年来在复杂脑血管病的复合手术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兼任首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脑卒中防治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等职。现任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