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23.02.2016  12:25
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综述

  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在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开展两年后,当我们俯瞰天山南北时,欣喜地发现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的村庄里,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是“抓基层、打基础”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基的创新探索。

   谋长远之“”——

  作为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在稳疆兴疆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凸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坚定不移地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坚定不移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犹如黄钟大吕,奏响了新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激昂乐章。

  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堤坝最容易从蚁穴溃。只有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着眼长远、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才会求真务实、紧抓不放、持续用力。

  新疆在思考,新疆在探索,新疆在实践。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理念,坚持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把精兵强将派到基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体现在基层。

  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基层干部生活有保障、政治有地位、精神有动力“六有”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2014年2月,自治区党委决定,利用3年时间,组织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并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开展2014年“访惠聚”活动的六项任务之一,作为开展2015年“访惠聚”活动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全疆各级党组织和住村工作组根据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立足实际,理清思路,主动作为,把要求当作命令,把压力化作动力,把蓝图变作现实。

  巴州党委着力实施“头雁工程”、“堡垒工程”、“阵地工程”、“素质工程”、“保障工程”五大工程;

  哈密地委建立“双向”责任追究制度,对违纪的住村干部,既追究本人、组长和派出单位责任,也追究所住村(社区)、乡镇街道党(工)委的责任,发挥主体作用;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委实行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包点、工作组派出单位驻点、部门单位党组织及党员联点的三联动制度,形成社区“帮扶链”;

  伽师县委大力实施“三年千人育人”工程。计划培养2000名村级后备干部,每村达到7人以上;

  焉耆县委在符合条件的199个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额敏县额敏镇党委在部分社区探索建立“一个联合党工委+四个党支部+两个居(村)委会+多个合作社”的党建工作模式,带动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统筹共治。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直面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既从工作中发力,又从规律上把握,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善于从顶层设计上来解决,对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善于从政策层面上来化解,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善于从制度机制上来破解。

  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拿出有效措施,基层组织建设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上不断突破前进。

   解当务之“”——

  新疆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我们的工作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行。

  “三期”叠加下的新疆,基层党建依然是整个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全疆还有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况,如芒在背,令人心焦。

  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在“访惠聚”活动中,住村干部走家串户,了解民意、掌握实情,全面、深入、准确地查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有的放矢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找准“靶子”。

  各级党委、各级工作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查“症结”、求“良方”、施“猛药”、求“疗效”,努力把问题解决在现场,解决在当下,解决在基层。

  选好带头人——阿克苏地区选派79名机关干部、喀什地区选派64名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克州让124名各级工作组组长、成员兼任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岳普湖县所有村党支部书记到厅党委党校集中培训;自治区林业厅工作组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地观摩学习,促使他们在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适应形势要求、组织要求、岗位要求和群众要求……破解村党支部书记“人难选、无人选”和能力有限的难题。

  建强村“两委”班子——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组协助乡党委、村党支部调整村干部11名,村民小队长、治安小队长12名,从优秀人才中选定39名后备干部进行帮带培养。自治区经信委组织村干部、后备干部等90余人到内地参观考察,下派的工作组成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成帮带对子。和田地委办公室工作组组织村党员、群众对村干部进行“海考”,满意率低于60%的记“黑账”,高于80%的记“红账”……破解村班子整体素质低、后备力量不足的难题。

  管好党员队伍——自治区教育厅工作组成员每人联系1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阿勒泰地区地税局工作组联合村党支部建立“1+10”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承诺制,每名党员联系10户村民,开展承诺服务;伊犁州招商发展局、州团委工作组协调建立巴彦岱镇党校巴彦岱村分校,强化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吉木萨尔县司法局工作组协助村党支部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量化党员考核指标;博州2014年以来共处置不合格党员263人……破解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疏于管理的难题。

  壮大集体经济——自治区国资委工作组筹资190万元,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在8个村启动实施大棚种植、地毯编织、新建门面房等项目,增加村集体年收入。昌吉州计生委工作组多方争取资金100余万元,采取建房承租、合作经营、参股分红、整合土地发包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自治区发改委在第二批“访惠聚”活动中,实地调研,科学规划,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基层政权阵地……破解“空壳村”无钱办事的难题。

  整顿软弱涣散班子——乌鲁木齐市调整29个软弱涣散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对24名不在工作状态的社区书记给予组织处理;昌吉州拿出1200万元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支持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高工作;阿克苏市委与32名县级领导干部签订包联指导软弱涣散村责任书;和田市委组织部工作组使所住的阿克恰勒乡其拉力克村2015年度从“四星级”升为“六星级”……破解村级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欠缺的难题。

  一个个基层党组织犹如细胞,已经或正在由“”变“”,由“”变“”,由“”变“”,党的肌体在新疆的土地上不断强健。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也许无人关注,一个个矛盾的化解也许并不起眼……但变化却客观而真实地存在。

  “量变的积累”,势必会产生“质变的飞跃”。

   行固本之“”——

  开展“访惠聚”活动所有工作,归根到底是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如何在工作组撤回后,不会出现基层组织“举得很高、摔得很重”的现象?如何保证“水流走了,石头还在”?

  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在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一套长效运行机制上着力。

  领导机制上——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工作组制定《结对帮带联动机制》,推行“支部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五联”工作机制,指导、帮助村党支部提高领导水平。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工作组实行“联合研判、联合宣教、联合管理、联合排查、联合防控”的“五联”制,进一步强化“四位一体”工作合力。新源县探索建立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担任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运行机制上——伊犁州全面推行“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工作组商讨村党支部动议、村支委会讨论研究、村“两委”合议、群众代表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评议),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巩固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乌什县推行“五会一分工”机制(每天召开一次村干部晨会、每周召开一次党员学习会和村干部总结会、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明确村干部工作分工),规范村级组织运行。

  管理机制上——疏勒县将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县委管理,由县委组织部研究确定任免人选,并报县委书记签批。喀什地区将惠农补贴发放、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下放到村,帮助提升村党组织的威信。阿勒泰地区招商局工作组与村“两委”探索建立“问题档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村级问题“发现——解决——销号”工作链,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博州全面推行“三诺两评一考”工作机制(党支部承诺、党员承诺、村民承诺,评选优秀班子成员、优秀共产党员和评选模范家庭、先进个人,实行综合考核),提高党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保障机制上——乌鲁木齐市将软弱涣散社区年均工作经费提高到30万元,保障社区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巴州自2006年开始,连续滚动投入1900万元建立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基金,帮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阿克苏市委投资约1474万元,在全市新建34个村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督查机制上——吐鲁番市实行点评制度,每两个月对县市活动办、乡镇(街道)、部分重点村(社区)工作组进行一次点评;县市党委每月对乡镇(街道)工作组进行一次综合点评;乡镇(街道)党委每周对本乡镇(街道)工作组及成员进行一次点评,层层传导压力,及时解决问题。叶城县委书记每周主持召开工作例会,听取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工作汇报,点评“第一书记”。和静县对基层组织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三清三进”机制,对能立即解决的实行“日清月进”,对需要研究、多方联动解决的实行“周清月进”,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实行“月清季进”,办结后由群众评议,群众满意率低于70%的,重新整顿。

  问责机制上——自治区党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对确定整顿对象时以好充次、隐瞒实情的,免去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长职务;对没有把工作着眼点、着力点真正转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不带头履行整顿工作职责的县市区党委书记调离岗位;对抓村级组织建设不用劲,用人失察失误,整顿工作不敢动真碰硬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予以撤职;对挖根子、打村霸工作不力的,给予县市区、乡镇有关领导党纪处分;凡是在防范和处置暴恐案件中存在失职行为的干部,一律追究责任。凡被问责的,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塔城地区对县市在党建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责令县市党委及组织部门倒查责任、严格问责,强力推进工作落实。阿瓦提县实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排名末位责任追究制,每季度对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和住村工作实行蓝、黄、红牌警示制度,强化问责。

  制度机制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只有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干打基础之事、多行固根本之举,基层组织才会越来越坚强有力,党的执政根基才会越来越坚实牢固。

  从红军初创时期“支部建在连上”,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基础”,历史昭示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将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伟业中,书写辉煌篇章。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