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疆全国政协委员郭丽娜: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畅行信息化大道

04.03.2015  13:33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郭丽娜认真准备提案。    

    天山网北京讯(记者朱凯莉摄影报道)“信息时代来临,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微博、微信……在这个新科技层出不穷的年代,如果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载体——文字,不能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起来,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都将面临挑战。” 3月3日,住疆全国政协委员郭丽娜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关于锡伯文、满文信息技术标准化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交到全国政协。

    锡伯族是中华56个民族之一,全国有近20万人,主要居住在东三省和新疆。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拥有锡伯文报社,锡伯语电视台、电台,九年制锡伯文教学的地方。

    锡伯族的语言、文字是在满语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因此两种语言接近程度非常高。据了解,近几年,大量的满文文史资料的输入,语音库、语料库的创建,推动着锡伯文、满文数字词典、锡伯文智能语音系统、满文机器翻译系统的建设。

    “如今手写越来越少了,电脑、手机的广泛应用倒逼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你要想把大量的锡伯文、满文资料留给后代,就必须要和计算机有密切关联,那么就必须建立一个标准,这其中就包括了输入方法等。要让人们能在电脑上更为便捷的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郭丽娜认为。

    郭丽娜说,“这几年我们也发现以前的锡伯文、满文标准化工作存在一些的问题,阻碍锡伯文、满文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目前没有专门的锡伯语输入法,只能用蒙古语的系统代替,但是由于有些字母不一样,甚至我们有些发音蒙语中根本没有,因此我们只能用蒙语里相近的字母替代,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文字记录下来后读起来在发音、理解上会产生偏差、或背离原意。”郭丽娜说。

    “必须由熟悉了解锡伯文、满文与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经验的人员一起参与制定《标准》才能更加科学合理。锡伯文、满文信息技术标准化建立起来输入就方便了,包括手机啊、短信、微信我们都希望能用自己的语言。

    因此郭丽娜建议:1、建立新的锡伯文满文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任何标准体系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技术进步而更新。相关机构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锡伯文、满文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争取到编码空间,更好地保障我国各民族文字在国际编码字符集中的地位和利益。2、单独成立锡伯文、满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一个民族文字的信息化建设是这个民族人民极其关注的,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健康发展的大事,标准化相关机构应该“扶上马,送一程”,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帮助各民族走上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道路。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侧记:凝聚智慧力量 新常态下贡献新作为

     住疆全国人大代表关心身边人、身边事

     54期《看新疆》两会特刊 回顾篇上线

     春晚走红的“新疆古丽”两会上赛明星

     会务一律从简 代表依然很忙

     记者感受:手机上的全国两会

     2014年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