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护航”大美新疆

16.09.2015  19:41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对资源开发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区的生态环保工作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台后走到幕前,为勾勒美丽洁净的新疆而努力。

  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疆日报记者/杜文静

  生态立区——

  顶层设计划出保护红线

  新疆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新疆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新疆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打开《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一幅幅示意图上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在科学开发国土空间时,哪些区域应该优化或重点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哪些区域应该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

  《规划》明确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我国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阿尔金山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治区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确定了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修订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生态立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立足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区情,认真总结以往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疆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新疆大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围绕“两个可持续”战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提出“环保优先,生态立州”理念,并出台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明确昭苏、特克斯、尼勒克、新源、巩留5县注重生态环境指标的考核;

  ——阿勒泰地区围绕自治区提出的“打造成新疆‘两个可持续’示范区,建成代表新疆现代化的重要‘会客厅’”目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塔城地区则提出“幸福塔城”目标,努力建设“在塔城留下一块让世人无比留恋的辽阔草原、良好生态、浓郁西部特点的宝地”……

  建设大美新疆正成为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方向。

  环保优先——

  资源开发有序科学合理

  2010年5月,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以来,我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实际、具有开创意义的措施,使资源开发逐步走上科学合理有序的轨道。

  2012年2月,我区成功以320亿元挂牌出让哈密三塘湖煤田3个区块的探矿权和采矿权,煤炭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与和谐统一的典范。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整治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业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富蕴县可可托海以前是工矿产区,是一个矿山小镇,其三号稀有金属矿曾为新中国早期建设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开采,三号矿坑资源枯竭已关停。

  借助生态产业,曾经闻名全国的矿业小镇如今正在转型大力发展红色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自治区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法定义务和责任。

  ——严格整顿矿业秩序,推进资源整合,加强矿山环境的调查、监测和执法监督,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破坏浪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关闭和取缔违法矿山、矿点。

  ——优化伊犁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将喀什河“二库十七级”水电开发方案调整为“一库八级”,停建了30多座小水电项目,总装机由1429兆瓦调整为1074兆瓦,减少了生态破坏,保护了自然景观。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治理,启动全区工业企业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山事业部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通过环保验收,修复总土方量1.64万吨。重金属防控领域达到了中等水平,全疆67个重点国控断面重金属污染物水质达标率为100%。

  2012年以来,自治区16个重点行业规划和区域规划,20多个工业园区、开发区、边贸区规划环评成果在调整产业布局和开发模式、重点项目环境准入中得到了应用,对优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引导性作用。

  多措并举——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自治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切实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曾经在我国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垫底”的乌鲁木齐,自2012年实施以中心城区供暖锅炉“煤改气”为重点的22项治理工程以来,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更为我国其他省份污染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

  秋日的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窝依玛克村宁静又整洁,谁能想到,2014年以前,这里生活垃圾乱倒、牲畜粪便随意堆放、饮用水不达标。2014年,窝依玛克村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一年时间就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村子亮起来了,美起来了,绿起来了,也干净起来了。”村民玛尔胡娃说起村子的变化喜不自禁。

  老百姓看到了环境治理的成效和希望,增强了建设美好新疆的信心和决心。

  自治区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也更加和谐美丽宜居。

  ——自治区累计投入13.23亿元,对全区1833个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约占全区村庄总数21%,受益农牧民约295万,占全区农村人口总数26.3%;

  ——全区已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区)1个、生态乡镇35个、生态村7个;

  ——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区)1个,生态乡镇141个、生态村915个,带来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崭新面貌;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实施128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解决了4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62万户,沼气普及率达到19.1%,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60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治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用绿色笔调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人与自然日趋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