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创作方兴未艾 好的科普读物不仅能传播知识,还应有人文情怀

21.03.2016  18:45

  ◆本报记者王琳琳

  环保科普创作,对普及环境知识、培养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日前举行的第5届“环保科普创新奖”评审会上,专家们表示,目前我国环保科普图书质量不断提升,摒弃了过去生硬的说教方式,通过优美的文字、意象、策划,增加了可读性,同时体现反思性。

  与以往评选相比,本届获奖作品种类有所增加,题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深入。与会专家还就环保科普创作的现状、未来趋势、创作队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谈种类

  图书质量提升

  音像作品稀缺

  环保科普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5届环保科普创新奖“酝酿”的这两年,正是市场上泛环保图书迸发的两年。中信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各大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博物学著作,市场也以较好的市场销量、受众好评予以反馈。因此,这届环保科普创新奖,图书类别可评选的范围和质量都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除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五讲》、《垃圾的故事》等人们传统认知上的环保科普图书,《村童野径》、《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等博物类图书也进入此次评选的视野。

  另外,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学生科普知识问答》、《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等知识性手册也得到评委们的青睐。从原创和引进角度看,原创占据参选图书的主流,也有引进书《洛杉矶雾霾启示录》、《生活在下游》等。

  不过,与图书种类的丰富相比,音像资料类作品则稍逊一筹,只有《中国“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宣传片》获得了三等奖,一二等奖出现了空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主任陈永梅表示,这与奖项的“入口”和“出口”有关系。环保科普奖主要面向环保社团、地方环境科学学会、地方环保宣教系统、百强出版社等进行征集,征集图书问题不大,但是征集音像制品就面临渠道少、资源匮乏等问题。

  “入口和出口是相辅相成的。”陈永梅说,“扩大奖项的影响力,好的作品才会进来。好的作品进来,奖项才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螺旋上升。

  作为一名评审,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范春萍同意陈永梅的观点。她认为,我国目前科普创作力量弱,好的作者和制作人整体数量少,而书是最经典的媒体形式,资源相对丰富。此外,评选征集范围小,不利于书以外的作品征集。

  谈内容

  科普味道浓

  可读性高

  谈及入选作品的内容,范春萍表示,入选环保科普图书的质量很高,科普的味道更浓了。有些书名非常吸引人,而且可读性也很高。

  哪怕主题严肃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五讲》、《垃圾的故事》等书,也在内容、语言、设计上进行了创新。《美丽中国》系列围绕国人所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话题,既有鲜明的观点,也有丰富的案例;既有历史的回顾,也有现实的思考。而《垃圾的故事》则图文并茂、生动趣味,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一方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环保图书呈现出来3大特点:第一,摒弃说教、知识灌输,注重强调感动、感触、感悟。第二,体现了反思性。第三,环保科普著作从休闲读物走向高台讲章、锦绣学问。

  王一方表示,过去的环保科普居高临下,侧重于知识普及。如今,环保科普对话的气氛已经基本形成,不是用直白的方式强加给读者环保知识,而是通过优美的文字、意象、策划,告诉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什么才是最好的。

  在他看来,应该对今天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如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的《薇甘菊》,以及反思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生活在下游——一位生态学家对癌与环境关系的实地考察》等都体现了很好的社会性。

  同时,他认为环保科普读物在创作领域已有了长足进步,已经变成了企业、公民、政府官员的刚性意识和行为。“环保读物不应该只在客厅里读,也要在书房里读,要成为一种正襟危坐、认认真真来读与思考的话题。”王一方说。

  谈提升

  力求质量、思想和艺术性相统一

  尽管专家们认为环保科普作品与以往有了较大进步,但同时也表示,理想的环保科普创新图书仍未出现,佳作不多。

  清华教授刘兵表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书籍,不仅仅是环保知识的准确传达,还需要作者具有环境意识和立场。

  “科普图书最基本的要求是科学性。但具体到环保科普,还要求作者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价值、意识以及评判等方面有人文情怀和独到见解。在这两个前提下,选题要具有独特创意、叙事方式引人入胜,这几方面结合起来的书籍,才是我理想中的环保科普著作。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范春萍,她表示,理想中的环保科普,在质量、思想和艺术性上都应是佳品。

  这两年,博物学主题的图书引爆市场,从图文关系的处理、版式设计、标题上都加以精心打磨,得到了社会、市场层面的广泛认可。但不少专家表示,博物学著作的火爆,不能跟传统意义上的环保科普图书混为一谈。

  王一方说,环保科普指以环保诉求为主旨的科普作品,是环境保护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而博物学是自然生态主题的科普作品,有尊重、敬畏自然的内涵,但不是直接宣扬环保。

  刘兵也认为,现在比较火的博物学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环保科普相重叠的,但也有在严格的意义上不属于环保科普之列的,关键是看其理念和内容上与环保的相关程度。

  谈传播

  加大网络传播

  提供微阅读

  要想让传统环保科普创作也迎来创作的春天,刘兵表示,要努力提升环保科普的创作队伍水平。传统科普著作,考核的要素是科学内容、观念、表述形式、创作技巧等。目前来看,具备这样综合背景的环保科普作家并不多见。

  刘兵认为,目前,大部分人都是以环保工作者、环保科研人员的身份在进行创作,还没有专门全身心的环保科普创作者。这涉及到出版、传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比如增加环保科普投入,对作品和创作队伍进行资助和培育。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环保科普作品如果不能走近读者,被受众阅读,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遑论普及科学知识、教化人心了。尤其是在新媒体、微阅读的互联网大环境下,环保科普作品如何进入读者视线,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

  陈永梅介绍,主办方曾就通过初评的25本书在自媒体上进行人气评选,当时参与投票的有一两万人。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传播策划,需要结合作品,进行有效且恰当的整体策划。”范春萍说。比如,与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网上图书销售渠道建立合作推荐机制,专门设置推荐页面,以年度环保科普最值得看的5本书等形式,邀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加以推荐。

  评审之一、化学工业出版社宋湘玲对此表示赞同,建议加大环保科普图书的网络传播力度,如通过微信、微博、论坛、门户网站以及手机移动端进行内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