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湿地公园的加减法

28.07.2015  18:42
  盛夏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芦苇翠绿,红柳艳粉,温润清新的空气中鸟鸣阵阵。“从2011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以来,我们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恢复生态,以经济上的减法换生态上的加法;从今年着手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经营,尝试经济、生态都实现加法效应。”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副科长谢发兵告诉记者。

  玛纳斯县有玛纳斯河、塔西河两条河流和依托这两条河流建成的大小15座水库,湿地公园就是依托这些纵横交错的水域而存在。谢发兵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泉眼多、芦苇荡多。改革开放后,因百姓开荒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过度开采水位下降,湿地逐渐缩小,湿地核心区兰州湾镇夹河子片区水草茂盛,而边缘的河滩地带则一片光秃。

  2011年起,玛纳斯县聘请18名附近百姓作为管护员,对湿地采取禁牧、防火、禁止割草等措施;2011年开始逐年回租兰州湾镇广东地乡湿地区域1.5万亩耕地,2012年着手湿地核心区6万亩草场的退牧还湿工程,2013年开始在邻近道路的2000多亩区域种植以苹果、大果山楂等为主的生态作物,树下间作油葵。“种这些东西要求不上化肥、不铺地膜,避免对湿地的污染”,谢发兵说,生态区种植由管护员负责,要求他们用收割机采收一遍油葵,漏掉的部分留在地里给鸟雀吃。2014年9月1日起,《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解决了湿地保护单位没有执法权管护无力的问题。

  今年,玛纳斯县实施了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10万亩人工造林生态修复工程,以经济林为主,生态林为辅,采取林业项目资金与春、秋季义务植树相结合并交由单位负责管护,保证其成活率。对于湿地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水库、鱼塘,湿地管理局也加大生态有机养鱼的宣传力度,禁止养鱼户捕杀鸬鹚、鱼鸥等水鸟。

  从西北面的夹河子村进入靠近湿地,12.3公里的柏油路是去年新铺的,路西边一人多高的果树苗一片繁荣,再向里规划了停车场和野炊园,是兰州湾镇打造的特色林果、有机蔬菜互动体验采摘园。右边林地里60岁的吴寿年正在地里小憩,2011年当管护员的老人不仅要管住放牧、防火,还管理着40多亩林木的浇水、修枝。“过去牲口乱啃,现在管起来,草高了,狐狸野鸡也多了,湿地又恢复到过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了!”仿佛为了验证老人的话,刚进湿地,一只环颈雉沿着油葵地的坡垄跑远了。

  湿地公园里红柳、芦苇、拂子茅长得郁郁葱葱,还间杂着小片的罗布麻和甘草。半路上记者碰见了湿地管理局局长刘允会,他正指挥着小挖掘机疏通水沟说:“乘着玛纳斯河水量大给湿地补水。”天鹅投喂站附近200多亩的鱼塘在阳光下闪光,谢发兵告诉记者,这里年底将收回,安排一些安静的水上游乐项目;湿地南大门的八家户村则准备打造湿地公园的游客集散中心。小李庄生态园里白杨参天,2014年新疆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挂牌,花600万元打造的动植物展馆里,不仅有鹈鹕、天鹅、蓑羽鹤等动物标本,还有湿地公园里主要的植物标本。谢发兵说,柏油路、林果带、展馆、6个观鸟台今后都将成为湿地生态游的一部分。“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做了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去年请香港绿贝公司成都分公司做详规,目前《玛纳斯湿地公园建设性详规》审了五六稿,已经基本通过。下一步湿地公园将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