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鸟者“潜伏”白湖芦苇丛 市民若发现可报警

03.06.2015  11:34

            5月30日,鸟友刘建亚早起带上相机去白湖拍鸟,却与猎鸟者来了个不期而遇。
          “远远看见几个人躲在芦苇丛中,手里拿着棒子和尿素袋,时不时低头在找些什么东西。”刘建亚说,他早上8时30分就到白湖拍鸟了,10时左右,他看到湖南岸有7个人鬼鬼祟祟的,像是在找野鸭蛋。
          刘建亚当时位于湖中间的一个小岛上,距离这些人近1公里远,由于还不清楚他们究竟是不是来抓鸟或者偷鸟蛋的,刘建亚只好在一旁悄悄观察。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他看到其中一名男子手抓一只野鸭,呼唤同伴拿袋子来装。“太远也看不清楚,但根据经验来看,他抓的应该是一只绿头鸭雌鸟。
          刘建亚确定了这几人就是猎鸟者,赶紧驱车追逐,考虑到对方人数较多,刘建亚打算花钱将这些被抓的野鸭买下来,再重新放生。        但车辆只能走大路,这几个人顺着小路步行离开,他追了一大圈,始终没能再见到猎鸟者踪影。
          在通往白湖的路上设有各类警示牌,上面写有“关爱野生动物是人类更好的选择”“关注候鸟保护环境”等内容,两条原先可以通车的小道被挖断,道路断口处张贴了自治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出的倡议书,呼吁市民爱护野生动物。但尽管如此,仍有不法分子钻空子进行偷猎。
          白湖原名“石油泉子”,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是由天山北坡泉水溢出、融雪渗流形成的一个水域面积约为1.1平方千米的封闭水体,湖区生物丰富。
          6月2日,记者从新疆观鸟会了解到,白湖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鸟类繁殖的重要栖息地,自2007年在白湖发现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以来,每年都能记录到其在此繁殖,现在,白湖也是白头硬尾鸭在国内的唯一繁殖地。
          2007年至2014年,新疆观鸟会和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对白湖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共记录到137种鸟类,约占新疆鸟类总数的30%。
          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了。这段时间是鸟类的繁殖季,附近不少居民偷偷下套捕鸟、张网捕鸟、捡拾鸟蛋等,干扰了鸟类的正常繁殖。
          乌鲁木齐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杨青山介绍,他们专门在白湖西北角方向建立了保护站,每天安排专人巡护,若市民发现抓鸟、偷鸟蛋等违法行为,可以拨打5923110报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图为5月30日早晨,在白湖,一男子抓捕到一只野鸭(形似绿头鸭雌鸟),呼唤同伴拿袋子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