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霍城县朱义平:背着爸爸去上学

30.06.2015  06:32
    在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的情况下,年仅11岁的朱义平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担。十多年来,她边上学边悉心照顾父亲,从不言苦,从不说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用行动彰显了孝老爱亲的美德。

  2005年,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恰特塔拉村11岁的女孩朱义平来说,是风雨交加的一年。父亲朱再武患上了骨软化症,身高从1.8米“”成了1.45米,成为瘫痪在床的“废人”。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连房子都卖了,一家4口人只能栖身牛棚。不堪重负的母亲出去打工,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朱义平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不仅要上学,还要照料父亲和年幼的弟弟。

  父亲长时间躺在床上,身上生满褥疮,朱义平每隔一天就要给父亲擦洗一次身体,换一次衣服和床单。晚上,父亲经常因病痛睡不着觉,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半夜起来给父亲揉腿。

  那些年,朱义平一家人仅靠朱再武每月60元的低保金和每年600元的土地承包费维持生活。一元钱四个馒头,她吃一个,父亲吃一个,弟弟长身体吃两个。就是这样的一顿饭,也常常难以为继。她带着弟弟捡瓶子,挣钱买菜,有时到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回来吃。然而苦难并没有压垮朱义平,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她从未放弃学习。

  2011年7月,朱义平收到霍城县江苏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考上了高中,忧的是自己上学了,父亲谁来照顾?反复思考之后,朱义平毅然决定,带着爸爸去上学!朱义平在江苏中学对面租了间10平方米的小屋,然后推着轮椅带着爸爸找到了校长。校长被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不仅减免了她的学费,还在贫困补助、奖学金等方面优先照顾她。

  有人得知朱义平带着父亲上学的事后,就把她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很快,朱义平父女俩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他们很快被爱心包围了。

  霍城县的主要领导为父女俩特批了一套廉租房。此后,家里的生活有了转机:朱再武看病有了保障,朱义平上学费用全免,每月补助300元生活费,辍学打工的弟弟上了技校。社会上的爱心也纷至沓来,许多人为她捐款,提供帮助……

  在高三快毕业时,朱再武的病情再一次恶化,需要在大医院做手术,朱义平不得不再次离开学校,照顾父亲。

  在自治区文明办和“点亮爱心”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朱再武做了右腿截肢手术。

  2014年,朱义平考上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朱义平开始犯愁:“我该如何带着爸爸上大学?

  朱义平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来自社会的大爱助她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武警部队驻乌某部的官兵为她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电视机、洗衣机、家电等一应俱全。官兵还隔三差五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决定减免她三年的学费以及保险、校服和教材等费用,每年给她发最高的助学金4000元,并让朱义平所在的旅游学院成立青年志愿者帮扶小组共同照顾她瘫痪的父亲。

  朱义平用一个小本子记满了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人的名字、联系电话、捐助金额。她说,人要有感恩之心,自己要照顾好父亲,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身边帮助过她的每一个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