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农作物滴灌面积已达635万亩

21.09.2015  12:46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得到逐步推广。近年来,从大水漫灌到节水滴灌,无数农民亲身体验到了高新节水技术带来的好处。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父母和村民们都要去修渠道,把山水引到村里来浇地。引水渠道从山里修到村里大概有四五公里。”9月15日,曾经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克孜贝提村居住过的村民王先生说。

  据王先生介绍,小时候,一到节假日,他就和父母一起去修渠道。天刚亮,他们就出发了,等来到山里,爬到半山坡渠道附近时,太阳已经出来了。人们有的在渠道里挖,有的在外面抬。把淤泥从渠道里清理出来,再把漏洞、缺口修补起来,一干就是十几天。

  王先生说:“后来,为了减少人力、物力支出,村民们用石头和水泥把渠道砌起来,再也不用年年修渠道了。那时候,都是采用漫灌的方式,从来没听说过有滴灌这种东西。

  大水漫灌,先不说浪费水资源,就单单人力付出对种植户来说,就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2012年,我在兵团第九师一六八团附近承包了800多亩地,利用山水种小麦。从开始要浇第一遍水的时候,我找了亲戚、朋友共6个人,我们吃住都在地里。从拉渠道、打坝子开始,到第一遍水灌溉完毕,用了20天多,耗费时间不说,一遍水浇下来,人累得简直都快虚脱了。”塔城市民刘建强说。

  刘建强认为,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从水流量上就明显看得出。水刚进入渠道时,流量很大,经过一段距离后,明显变小,等到经过几公里的土渠道流到田地后就所剩无几了。而且,每块土地上,开凿的一条条渠道也造成了土地浪费。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喷灌、滴灌设施出现在田间地头。

  据地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气候原因,我区喷灌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蒸发快,水流压力小,不适合使用喷灌。

  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农民郭永安说:“我种的300亩地玉米自从安装了滴灌设施后,不但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每亩还增产了200多公斤。

  “滴灌的运用,特别是膜下滴灌,对于新疆这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越。这不仅仅针对种植户,在城市绿化、园林灌溉等方面有同样的作用。”地区水利管理处业务科科长蒋伟说。

  据了解,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已经成功地运用到广大农村的农作物灌溉之中。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一种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滴灌施肥的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从而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

  “滴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很少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滴灌属局部灌溉,灌水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灌水流量小,不易发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蒋伟说。

  蒋伟介绍,滴灌能适时适量地按作物生长需要供水,和其它灌溉方法相比,水的利用率更高。可根据作物的需要精确地进行灌溉。用管道输水非常省水,一般比地面漫灌省水30%—50%,有些作物可达80%,比喷灌省水10%—20%。

  正是因为滴灌系统的这一优势,近年来,被我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使用。

  据统计,目前塔城地区农作物滴灌面积达635万亩,平均每亩土地每年和漫灌相比,节水50立方米左右,塔城地区每年节水可达3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