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秋免去虚套 清净自在

09.09.2014  13:14

    亚心网讯(记者谢凡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人们赏月以表达对遥远事物的美好情感。这些年人们赏月、陪老人的心思少了,花在吃喝送礼上的心思倒是见长,而2014年的不送礼之风让大家又找回了中秋的传统味道。

    前些年,一开始是送月饼,五花八门的包装怎么复杂怎么来,越体面越好,有网友调侃:“那些觉得中秋不送月饼就对不起我的人,要不你们还是送现金吧,打一对折,大家也能落个实惠。”后来还有借中秋节的名义送购物券,送一些名贵的号称是团圆象征的物品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开始觉得中秋节疲于应付,没点节味儿了。

    2014年和往年有些不同,大街小巷、商场超市卖的月饼都很“低调”,包装简单,价位也定在适合家庭消费的水平上,亲戚朋友之间走动的时候也没觉得非拿盒月饼不可。一方面,中央、自治区党委一再狠刹节日送礼之风;另一方面,大家也觉得每年这么折腾,再贵的月饼送来送去也没人吃,这种“浪费”实在虚耗人力财力物力。不送月饼、不送礼、没有应酬,回家和父母吃顿团圆饭,这样的中秋,再伴着圆月,心里自然是清净自在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源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产生的向往,节日对我们而言不仅是用来庆祝的,也用来缅怀生活的不易,提醒自己和下一代要懂得积德惜福。与此同时,古人常在中秋这天吟诗赏月寄思,在如此充满文化韵味的节日里,如果都是吃喝应酬,请客送礼,轻则劳心费力,重则劳民伤财。“不送礼不成节”是一种心灵扭曲的情感表达方式,若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风气,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中国人讲究礼仪,“”是说心里尊敬透出的行为知书达理,而不是用钱买来的“礼物”,“礼物”多贵,“情谊”多重是近些年来的变异思想。

    2014年的中秋节一定是以后过节的一个范本:免去虚套,清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