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为新疆经济发展安上“引擎”

25.03.2015  12:21

在汽车领域,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最热门、销量最大的新能源车。而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混合”两字也同样适用。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则要“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推进驻疆央企属地法人注册与合资合作发展,一直是自治区党委高度关注的工作。去年以来,驻疆央企与地方企业的一批合作项目已经完成,一大批项目正在推进。

        从去年2月10日自治区召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会开始,到今年驻疆央企属地法人注册与合资合作有较大突破,混合所有制经济犹如贯穿全局的一条主线,为新疆经济发展增添澎湃动力。

        驻疆央企属地法人注册与合资合作成果丰硕

        “想要造福新疆当地,就必须实施属地注册制度,让国有企业在新疆注册,归属新疆管理,这样,很多国有企业的税收就可以留在新疆,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自治区党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姬肃林说。

        石油、天然气领域是我区最具优势的产业,也是自治区推进属地注册的首选。事实上,虽然自治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会在去年2月召开,可推进驻疆央企属地法人注册与合资合作的工作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12年秋,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组建了红山油田,共同投资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红山油田的诞生,开启了自治区油气合作开发新模式。

        2012年7月26日,通过对中石化塔河分公司进行改制,阿克苏地区和中石化联合成立了塔河炼化公司,随后完成了资产变更、税务和财务等有关手续,2013年4月成为一家在疆注册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以后,企业所得税缴纳方式和比例发生改变,由以往的按50%比例在地方缴纳变为100%全额在地方缴纳。

        2013年,塔里木油田中古区块、克拉玛依千万吨炼化项目、准噶尔盆地东部新发现的昌吉油田等油气资源开发、加工项目均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由自治区、地方政府、新疆企业、驻疆石油石化央企合作开发运营。据测算,以新疆地方为主导进行500万吨油气开发,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左右,增加地方税收约25亿元。

        今年元旦,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变更为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正式在乌鲁木齐注册成立,以新的身份为新疆经济“加油”。

        新成立的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由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资产出资,注册资金42亿元,业务、资产、人员整体纳入新公司。下一步,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将出售部分股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兵团推介或由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招募当地优质企业合资入股,成立合资公司,按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完成混合所有制及属地化改革目标。

        目前,驻疆央企属地法人注册与合资合作已从石油石化方面延伸至各个领域,通讯领域、能源电力、交通运输都在进行稳步推进。

        当下,备受业内关注的“混改”——中泰集团所属中泰化学与浙江富丽达集团的合作已步入实施阶段。中泰化学通过增资7.13亿元,持有新疆富丽达51%股权,推进新疆富丽达在库尔勒纺织服装城40万吨粘胶纤维、350万纱锭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解决当地就业6000余人。

        天山南北遍开“混改”之花克拉玛依市居民牛建军最近的心情特别好,工作有干劲,生活有奔头。他原来所在的中石油克拉玛依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和地方国企新疆投资发展集团重组成新疆新投康佳股份公司后,涉足石油炼化领域,企业效益改善了,员工待遇提高了。而且,像他这样的老企业员工全都入股新公司,前不久还第一次领到了公司的红利。这两年,国有石油炼化企业的附属公司与地方国企、民营资本“混搭”的成功实践坚定了克拉玛依深化改革的决心。克拉玛依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金融信息、交通建设、石油炼化,甚至过去一直垄断的油气勘探领域相继向社会资本开放,已组建起25家混合所有制大型骨干企业。混合所有制点石成金,造福企业群众,拉动经济发展的例子已遍布全疆。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政府通过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出台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措施等方式,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国有企业积极主动参股央企、自治区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其他所有制企业;积极引入自治区国投公司对城轨集团增资扩股,完成城投公司对天山农商银行投资参股,推进与中国南车公司共同建立乌鲁木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巴州依托自身优势,在油气领域开辟了一条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模式。巴州党委专门成立了加快推进油气资源改革发展专项小组;与塔里木油田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组建成立了自治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搭建了油地融合发展平台,目前已研发了一批油气混合项目;中石化集团资产管理公司与新疆美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新疆维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建设年产6万吨天然气制乙炔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达产。喀什地区则借助援疆之力,在去年6月,山东省最大的纺织民营企业如意集团与喀什地区签订了投资200亿元、产能300万锭的齐鲁如意科技纺织工业园项目。如意集团与喀什市投资公司按60:40的股权比例成立民资、国资混合所有制公司。其中,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两年内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0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可达120亿元,创利税14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2.6万人。

        一年多的时间里,政府高位推动,地州狠抓落实,民企积极参与这三杆“锄头”,已将天山南北开垦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沃土。

        持续保持宽松环境加大央企在疆注册工作力度

        “去年,新疆在能源、水利、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民间投资贡献率达43.9%。”自治区改革办经济协调处处长顾华祥表示。

        这一成绩的获得离不开目前政府为民企所搭建的一个环境宽松、机会平等的平台。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政府要发挥正确的作用,创新服务才能提供积极保障。

        新疆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李金叶认为,在持续保持宽松环境,活跃民营企业资本的基础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便会逐渐显现。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国企和民企相互介入可使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李金叶说:“国有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要更多地在资源性领域作为,而民营企业更多地在竞争性领域作为,相互介入可壮大国有资本,同时民营企业介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可降低国家财政负担。

        姬肃林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疆,加强央企在疆注册的推进工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大头”。因为针对新疆来说,能源资源优势是内地省市不可比拟的,新疆能源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大央企在疆注册力度不仅可以增加新疆财政,使更多的资源留在当地,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带动新疆地方经济发展,还能解决央企与新疆发展不够紧密的问题,使央企受地方政府监督,促进央企的改革发展。”姬肃林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