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新疆库尔勒:电梯事故为何频发?
天山网讯(记者纪晓贞 马菲翼报道)如今,电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很多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上上下下”的选择。尽管质监部门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规范有明确规定,但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还是对其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日,记者采访了新疆库尔勒市一些高层住户、物业公司、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及质监部门,试着了解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1 >>高层业主
大多不知电梯维修保养情况
近日,库尔勒市民袁阵刚在值夜班时,由于电梯事故导致颅骨损伤不幸身亡;财富国际小区业主反映,小区电梯常常卡人、掉落,业主不敢乘坐只得爬楼梯回家;之前报道过的巴州大厦电梯故障导致业主连续多日爬楼梯,给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让很多高层住户苦不堪言。
近日,记者采访了库尔勒市一些高层住宅的业主,很多业主都能举出自己或身边人遭遇“电梯惊魂”的例子。采访中,大部分业主表示,他们对自家小区电梯维修保养情况不知情,多数业主不知道电梯每月必须进行两次定期例行检查。
市民高民权说:“电梯维护之前,物业公司也不贴告示,具体多久维护一次,我们也没留意。”
不仅如此,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业主对电梯维修保养费也是毫不知情。“每个月都按时缴纳物业管理费,里面应该包括公共卫生清洁费、绿化养护费还有电梯维修保养费吧,具体各项占多少比例,我就不清楚了。”一位市民说。
宏基财富小区一位业主说:“小区于2013年2月建成入住,当时楼房还没验收,电梯就已经投入使用了,到目前为止已经困了十几次人,大部分业主因此拒交物业费。物业方面称他们对频出故障的电梯也没办法,每次出故障就给电梯维修保养公司打电话,但从未明确告诉业主电梯故障的原因。我们想让物业赶紧报检,求个安心。”
交通西路某小区业主说:“一些业主不爱惜电梯,破坏电梯按键;有人为了自己方便,等人或搬运物品时卡住电梯门;一些业主还往电梯里扔垃圾,这些垃圾一旦卡在电梯内,肯定也会损坏电梯。对业主的这些行为,物业公司也不好说什么,呼吁业主要加强自身素质,爱惜电梯等公共设施。”
2 >>物业公司
选择维保公司没有执行标准
记者采访库尔勒市多家物业公司发现,物业公司收取的物业费中均包含电梯维修保养费,绝大部分小区每台电梯维修保养费每月在300—400元。
交通东路某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说:“有些开发商在购买电梯时,哪个厂商给的价格低就买哪个。有些质量不过硬的电梯在使用中频繁发生故障,但部分电梯生产厂家只卖电梯,不管后续维修和售后服务,电梯有质量问题也不给免费更换。有时还不给我们提供电梯的相关资料,导致物业在后期维修保养过程中很吃力。”
部分物业公司负责人称,有些业主在使用电梯时不爱护,甚至刻意损坏,这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有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物业本是盈利性的企业,一些大的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出价比规模小的维修保养公司高出不少,在没有相关执行标准的前提下,物业公司肯定会选择低价的电梯维修保养公司。
3 >>维保公司
多因素导致电梯维保质量难保证
一位不愿透露单位名称的电梯维修保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电梯维修保养周期为15天/次。目前,该公司按电梯重量、楼层高度来收取相应的维修保养费,10层以内的电梯维修保养费约4000元/年·部,10层至20层约6000元/年·部,20至0层8000元/年·部。
“物业公司的原则是不出问题就行。有些物业为了节省成本而压低维修保养费,选择报价更低的维保公司,会导致维保公司派技术不熟练的维修工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可能会影响维保质量。”这名负责人说,电梯维修基本是纯手工活,想降低成本只有两种方法:一、压缩检修工时,减少人工费;二、减少零件更换,翻新或使用劣质零件。而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电梯故障频繁,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电梯维保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也会导致维修保养质量难以保障。该负责人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电梯维修保养费用指导价,这样能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
该负责人说,目前,工人维修保养技术良莠不齐,相关部门需要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小区内若配备电梯,物业公司最好派一名电梯专员。这些人要对电梯有一定了解,当电梯出现问题时可简单辨别,做到及时排查。目前库尔勒市暂时还没有小区这样做,也无法保证电梯维修保养的质量。”
4 >>质监部门
欲建“电梯互联网”加强管理
记者从巴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了解到,全州目前约有500余部电梯,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在开发商安装电梯之前,质监部门会对电梯安装单位及安装人员的资质进行鉴定,之后还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质监部门每年都会对电梯进行一次彻底年检,共二十余项检测项目,根据楼层高度,一部电梯至少要-6小时才能检测完毕。因此,电梯所有单位应提前6个月准备各项报检资料,方便届时报检程序的正常进行。平时,质检部门会不定期对巴州境内的电梯进行抽查监测,一旦发现不合格者,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令其整改。
巴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负责人说:“目前,电梯常出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巴州有资质的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仅有一家,其余维修保养公司基本是个人挂靠乌市一些有维修保养资质的单位,或属于内地一些维修保养单位的分公司。目前,物业在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合同时,将价格压得太低。过低的维修保养费用导致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恶性竞争,平时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时偷工减料,和物业一起弄虚作假,导致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二,电梯使用者不爱惜,为了自己方便经常卡门,导致电梯门禁系统损坏,谁也不能预测电梯何时会发生故障。”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对于电梯的检修日志,一些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和物业不按规定进行定期维修保养,联合起来作假,而质监部门抓不住现行,不好处理。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准备建立“电梯互联网”,专门针对维修电梯时工作人员的到场时间及维修后的离场时间进行打卡,并在网站上公布电梯检修日志,详细写明究竟对电梯的哪些部位进行过维修保养等。
业内人士建议,应将维修保养工作中所用的配件等费用进行公示;在电梯内公开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姓名电话,方便需要时可及时拨打。希望电梯制造商能够树立正确的品牌形象意识,及时跟进电梯服务。他表示,电梯如在出厂时质量达标,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一般不会出故障。因此,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排除问题。
>>相关链接
电梯事故频发制度盲点在哪里
在公布的电梯事故调查结论中,“制造缺陷”、“超龄服役”、“维保流于形式”等原因往往是电梯事故的表面原因。相比较这些能够轻易发现的问题,或许肩负“看门人”责任的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更值得追问。如电梯报废后谁来购买新电梯?电梯维保直接影响电梯寿命和安全,是否应该在居民监督下进行?何时能出台一部明细的电梯管理办法?一系列事关百姓切身安全的问题,目前还是制度的盲点。
>>他山之石
美国严格立法明确责任
美国对电梯安全的管理非常严格,绝大多数州都有管理电梯安全的法规。许多劳动安全管理部门获当地立法机关授权,将电梯的监督管理从劳动安全扩大到公众安全。
在电梯质量管理方面,美国有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产品安全法等法规,用以确定制造者的民事责任。电梯的日常运行安全由业主负责,如果属于制造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业主可以进行追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