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岁月里的中国心

01.10.2014  11:26

  “我的名字啊,跟国庆节关系太密切了,我是9月30日出生的,所以父母给我取名叫庆国。”说起自己的名字,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笑了,因为这个名字,他曾经无数次被人猜到是不是与国庆节有渊源。

  生于1955年的贾庆国,是河南武陟人,从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远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继续深造,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美博士。

  1981年,贾庆国在异乡过了第一个生日,美国时间的9月30日,正是我国国庆节当天。大家买了啤酒,在一起包饺子,做几个中国菜,围坐在一起,悠悠的故乡情升腾起来。青年学子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高唱爱国歌曲,以这种方式抒发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康乃尔大学校园里有一座钟楼,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请敲钟人敲东方红的旋律,没想到敲钟人真的答应了。”贾庆国告诉记者。当悠长的钟声回荡在校园里,漂泊异乡的中国学子们情不自禁地唱起那熟悉的歌曲,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结束在国外求学和工作的岁月,贾庆国任职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成为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在祖国迎来65周年华诞之际,他衷心希望我们的国家经济更加繁荣,政治不断进步,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