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社评:有“洪荒之力”的傅园慧让体育表情归位

09.08.2016  15:08

晨报社评:8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姑娘傅园慧发挥出色,以58秒95的成绩排名第三,晋级决赛。赛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她不仅贡献了最佳表情包,还用“我用了洪荒之力”等“段子语言”把带着套路来的记者答得一脸懵圈,由此也迅速走红网络,被封为“表情帝”。短短数小时,其微博粉丝数量已升至60多万,成为奥运会开赛至今第一“网红”。

傅园慧的意外走红,离不开其“新鲜”与“个性”,她有表情包一样的表情和动作,有惊喜过望的新鲜语句,最重要的是,她有完全真实不做作、符合当下年轻人语境表达的情感亲和力。拥有“洪荒之力”的傅园慧,闪现着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应有的智慧、气质和表情。

国际赛场上,我们的运动员面对镜头怎么说、说什么,近年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以至于还盘点出了《中国奥运冠军获奖感言演变史》。回顾这段演变史,不难发现,早期我们的运动员获奖感言大多呈两种状态:要么木讷呆板词不达意,让观众觉得采访单调乏味;要么则过于世故圆滑词无真意,像个无趣的新闻发言人。

从上世纪70年代的“拒绝说话”、“恐惧说话”,到上世纪80年代的“振兴中华”、“勇攀高峰”,再到上世纪90年代从“说不来话”变得能说一点“简单的话”,尤其是199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举办的世界友好运动会夺冠的伏明霞面对媒体的“三个不知道”,更是换来了《一个只会说“不知道”的中国姑娘获得了世界冠军》的评价。

在以往的举国体制下,体育和奥运更像是一项任务,个人的成败,关乎国家荣辱和民族使命,“金牌情节”有时会压得运动员喘不过气来。不少运动员的获奖感言也成了

台词”,很多问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答或不敢乱答,甚至于后来发展为运动员面对镜头永远只会说努力、感谢国家、加油、遗憾这些标签词汇,公众听来无趣,但安全。

而进入21世纪,这种局面正在快速改观。体育名将们已化身为时尚、个性的明星,不但敢说话,而且不少人能说会道,幽默和俏皮劲不亚于相声演员,其中,“80后”的杰出代表刘翔就是张名嘴,出了成绩后,自信加霸气更助长了刘翔个性十足的语言。

无疑,中国运动员的感言也印刻着时代变迁的印记,运动员的个性化表达,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张力与开放自信。

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代表中国,除有义务努力拼搏争取好成绩外,自然也应注意言行尺度,只要其获奖感言不辱国格、人格,个性一点表达亦能为体育运动增添魅力;因此,我们不仅希望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能争金夺银,同样希望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个人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运动员坦诚真挚、开朗大方、有血有肉、阳光可爱的一面。

而一味用“格式化”、“官方化”的安全辞令来应付镜头,用标配的问答面对公众,不仅无助于拉近体育运动与公众的距离,反倒会削弱公众尤其是年青一代人对体育的热情。因为,每一个运动员都是运动精神的代言人和诠释者、引导者,能够唤起公众对体育的热情。

不唯金牌论,有快乐,有人情味,有真情实意,这样的心态和表情,应该是奥运应有的表情。

因为,本质而言,体育运动就应该是快乐的;竞技体育纵然很残酷,但也是可以快乐的。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所言: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

所以,尽管以半决赛第三的成绩晋级决赛,尽管还不是“金牌选手”,但傅园慧的乐观和率性却让人感觉到了温暖和快乐。这样的温暖和快乐,才更贴近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本意。

[责任编辑: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