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援疆助力昭苏全域旅游带来的思考
2012年以来,江苏泰州第八批援疆干部与昭苏县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昭苏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自治区推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域旅游”先行者的形象为昭苏县勾画出诱人的发展蓝图。
援疆工作中央交待了五项重点,产业援疆是其中之一,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如何选择一个产业作为支持重点,需要援疆方和受援方形成深度共识。
旅游业是长线产业,投入后短期内不容易看到变化。但泰州援疆一线的干部经过反复调研和认真思考后,认定这是一个管长远的产业,切合当地实际需要。昭苏的群众对提高这个产业的水平也有迫切期待。
“昭苏旅游是成长出来的而不是嫁接出来的,天马节为什么越办越好?因为赛马本来就是传统,昭苏人民喜欢和热爱。在热爱的基础上,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找到自豪感,乐于在这个行业提升和创造,所以这个活动很容易搞起来,也很容易一点一点变成优势。旅游立足于生态基础,大美生态事关每一个民族的子孙福祉,如果是一个破坏生态的产业,又不能带来直接利益,群众不会拥护的,我这一代人还没受益,你许诺的下一代人的利益我是不相信的。”昭苏县委书记钱志福对泰州援疆助力昭苏全域旅游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昭苏全域旅游走到今天,不仅是当地干部群众的奋斗和努力,同样有援疆干部的智慧和汗水。
昭苏要为全疆生态建设作贡献,就不能发展污染或破坏环境的产业。昭苏在资源开发受限又无区位优势的情况下,引进项目天然不具备吸引力,如果产业援疆缺少给受援方在引进产业项目上足够的优惠政策,很难实现互利双赢。
把旅游业作为产业援疆的突破口,形成共识,难;赢得群众拥护,难;筹集资金敢于投入,更难。
昭苏搞全域旅游,优势就是县域整体,它和其他县市的一河一沟一山比起来,整个县域全部都是那拉提、喀拉峻这种高度,昭苏旅游资源的优势就在于大而广。但作为财政小县,昭苏开发大而广的旅游资源必须跳出窠臼,颠覆传统。同时又急不得,因为它要遵循规律,要受交通、旅游市场开发、人的素质、旅游产品开发等因素制约;更慢不得,因为群众要小康,旅游界内部有竞争,如果不迅速构成自己的管理体制、产业规划和发展理念,就有可能在发展旅游业中走错方向打乱仗,毁掉了资源,并可能带来大量矛盾。
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昭苏方面和泰州援疆方面表现得勇敢、清醒而务实。编制旅游产业规划、公共服务建设、景区创建、智慧旅游体系打造、昭苏旅游品牌宣传,这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泰州援疆在资金方面全力倾斜支持。昭苏的发展方向包括泰州产业援疆的方向问题已经解决,现在正是埋头苦干的时候。
经济后发地区选准了适合的产业并且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后发地区精神不落后、理念不落后,就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实现弯道超车。为了这个目标,援疆干部要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