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两代法官历时12年接力讨回赔偿金

17.11.2014  19:21

人民网乌鲁木齐11月17日电(通讯员 郭江红)2014年10月的一天,当申请人眼含热泪地拿到全部赔偿金,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陈宇和杜晓贝合上有些泛黄的卷宗,长长地舒了口气。他们手上的这起12年前的执行案件,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难以执行的赔偿金

1997年6月30日凌晨,首府市民骆某驾驶一辆大货车行驶到乌市奇台路和黄河路交叉路口时,因违章驾驶,撞上了出租车司机郑某的车,导致郑某重伤,乘客孙老太死亡,其老伴轻伤。事发后,骆某找到其兄和朋友帮忙顶罪及作伪证,但没能骗过法官,2000年12月20日,骆某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赔偿孙老太家人和郑某等人共计13万余元。

骆某入狱后,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进入执行阶段,沙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居来提?麻合木提(已退休)接手此案,他第一时间到监狱,为骆某做笔录。“我都进监狱了,哪有钱赔偿?”面对居来提法官,骆某一脸的不耐烦。随后,居来提查询了骆某的财产信息,正如他所说,其名下的确无任何存款、车辆或房产可供执行。

一头是没钱赔偿的骆某,另一头是重伤的司机、被撞毁出租车的车主以及孙老太的家人,这笔赔偿金,影响的可是3家人今后的生活。居来提至今都记得,当他走进孙老太家说明情况时,所见到的景象是孙老太的老伴因受不了打击精神消沉,做小生意勉强维持生活的女儿说起母亲时泪水涟涟,这场景让居来提法官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好容易等到 2008年骆某出狱的时间,但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为了找他,居来提想尽了办法,都未能如愿,赔偿金依旧没有执行下来。 2009年,居来提法官因工作需要带着这个未能执结的案子的遗憾调离了执行局,临走前,他在与陈宇和杜晓贝法官进行工作交接时,居来提的一句话至今让杜晓贝印象深刻:“执行工作不好干,但再难也要坚持,我相信总有解决的一天。

莫名消失的被告人

距此案判决已过去了10年,当陈宇和杜晓贝再次走进孙老太的家,她的家人对于赔偿一事已经绝望不想再提了。孙老太的老伴已重病卧床,时常自责自己没能拿到赔偿金以告慰妻子。女儿说起母亲也不再哭泣,只是神情漠然地对陈宇和杜晓贝说:“10年了,母亲已成为我们全家人心中永远的痛。”此后,陈宇和杜晓贝两位法官多次前往骆某曾经住过的小区,并四处打听骆某可能落脚的地方,试图寻找他的踪迹,但结果不是“不知道”,就是“查无此人”,而骆某名下也依然始终没有任何财产可以执行。

2014年2月23日的一天,当陈宇和杜晓贝再次查询骆某名下财产无果后,陈宇突然想到,骆某是不是更改了名字,否则出狱4年多来,要维持生活的他名下不可能没有任何账户和财产。于是他们赶忙来到公安机关,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查到了改名后的骆某的新住址。当接到杜晓贝法官的电话时,骆某震惊了,半晌才说了一句:“唉,你们还是找到我了。

12年坚持的结果

2014年2月24日,骆某来到沙区法院执行局,面对陈宇和杜晓贝,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牢都坐了,你们还不放过我。”“逃避不是办法,不到案件终结,我们会一直为当事人找下去,直到把你找出来,承担你应当承担的责任。”杜晓贝回答道。经过两个小时的长谈,陈宇和杜晓贝法官向骆某讲述了孙老太一家人的遭遇后,骆某终于被打动了,他惭愧并且坚决地说:“我现在没有稳定收入,你们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我想办法借钱也会赔给曾被我伤害的人。”最终骆某将钱送到了执行局。

只要有耐心,心系百姓,没有化解不了的案件

我们每年有2000多起案件要执行,最难处理但是也最常遇见这种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被告对于被害人的经济赔偿,是法官量刑的一个因素,被告人要是赔得起,刑事审理阶段就会给被害人赔偿到位,很少会拖到自己进监狱还不赔。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赔偿执行起来往往旷日持久,被害人和其家人遭受的也许是多重伤害。”杜晓贝说,“但这个案件的结果也印证了居来提老师当年跟我们说过的话,法官只要有耐心、有毅力、有智慧,案件总能解决。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对当事人和已经退休的居来提法官,我们总算有了一个交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营造遵法、守法、信法、护法的法治氛围,需要我们每个法律人不懈地努力、追求、奋斗、实现,“让老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仅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