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四十年:“死亡之海”变身绿色油田

30.09.2018  21:27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9日电 (周立瑜 侯小鹏)从1978年挺进新疆起,西北油田就把打造“沙漠绿洲”作为努力的方向。40年来,他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绿色行动,油井周边变得树木葱茏,集输站点变成大漠中的“绿色方舟”,绿化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死亡之海”亿万年单调绝望的灰黄背景,刷上了一抹最蓬勃生动的绿色。

   开一口油井建一片绿洲

  六月的南疆盆地,气温已经升至25度以上,热浪蒸腾。从轮台出发向西行117公里,这里原先是一片不毛之地,四周沙丘环绕,西北油田的2号计转站坐落其中。

  然而近几年在小站周围,200多棵沙枣树长的葱葱郁郁,在不远处一个水罐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沙漠降水少,在这样的地方种活一棵树那不是一件易事儿,小站工人就在旁边架了一个水罐,每天晚上他们会打开阀门,让水顺着滴灌的管道滴入到树根下面。

  在西北油田像这样的小站周围都有一片小树林,每到夏季在石油工人的细心照顾下,每一个站点就是一个小绿洲,枝繁叶茂的沙枣树不仅阻挡风沙,也让小站有了生气。

  多年来,西北石油人学会了与盐碱地、风沙作斗争,他们建立一个井站造就一个绿洲,不让一滴污油落地,引进清洁能源等等,诉说着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昔日飞沙走石的井场如今举目皆翠,千余口油井、百余个小站如今各个变成小绿洲。

   黑色资源绿色开发

  西北油田以“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为理念,用科技手段提升油气绿色生产水平,实现了黑色资源绿色开发。

  5月28日,在TP351修井现场,一层黑色的防渗地膜,囊括了所有的作业区域,区域四周还做了围拢,修井工人正在上面忙碌作业,这样施工所滴落的原油就落在防渗地膜上,就能不让一点污油滴到地上造成污染。

  如今在西北油田区域施工的队伍施工用环保地膜已经成为一个习惯。

  油田在区内实施钻井废泥浆不落地,受浸泥土热解析,无害化达标处置。实现了从源头减污、减排;达标排放,资源再利用,消减环境风险等,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

  “热解”是通过热化学清洗、离心、气浮等分离技术,实现固体杂质和原油的高效剥离。

  油田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受浸泥土的处置程序,实行含油固体废物“不落地收集+集中贮存+无害化处置”模式,相继在各采油气厂、顺北油气田建起5个废弃物集中贮存场地,钻后固废物从收集、无害化处置、转运、贮存、最终资源化处置利用实行统一管理,做到了全过程受控,彻底解决了含油固体废物因储、运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物,实现了受浸泥土接收、处置、综合利用的有效闭合。

   科技为油田安上绿色“

  如今在阿探区块的单井上,不远处就能听见一种“旋翼”的声音呼呼作响,宽阔的井场上,一排排太阳能板整齐的排列着。

  近年来,新型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在西北油田高压油气井安装使用,该装置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分别通过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组件转换成电能,替代柴油发电机,满足井场用电需求,降低井场能耗,减少设备投资费用。

  在一号联合站,再也听不到“呼呼”的加热炉声音,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节能的“余热利用工程”。使用长达10多年的6台原油加热炉停运,每天可减少天然气消耗3万多方,日均降本3万余元,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西北油田以对标分析为依据、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责任机制为保障,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能源利用示范装置,构建了西北特色的节能减排体系,能效倍增工作成效显著。

  据统计,西北油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0.354吨标煤下降至0.332吨标煤,降低6.21%;单位油气综合能耗由2010年92.99千克标煤下降到86.29千克标煤,降低7.2%。能源产出率由2010年2.82万元/吨标煤提高至3.01万元/吨标煤,能效提高6.73%,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北油田钻井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顺北油气田蓬1井近日顺利完钻,中国新疆网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