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巴克区:让正能量在群众中传递

26.12.2014  03:59
          (记者梁淑芳) “我们的生活这么安宁,宗教极端分子别想利用非法宗教活动搞破坏!”12月25日,沙依巴克区“去极端化”宣讲团成员李素华说,自己要把宗教极端活动的危害讲给大家听。 

  李素华出生在喀什,已在社区工作8年。 

  她说,因大学学的是维吾尔语专业,对少数民族民俗和服饰有很深的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永远是一家人,她希望把爱祖国爱家乡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各族群众中,沙依巴克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宣传教育“一竿子插到底”,不留死角、空白点和“盲区”,  延伸到各个群体、贯彻到基层一线。 

    面对面宣讲 
          揭露宗教极端本质

  当日,沙依巴克区“去极端化”巡回宣讲团走进雅山片区管委会古丽斯坦社区进行宣讲。 

  43岁的李素华第一个上台宣讲。在“团结是幸福的源泉”的主题报告中,她从宗教极端主义的特点、危害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揭批宗教极端思想的丑恶行径。 

  “我愿意当保洁员里的广播员,给没来的姐妹传达!”现场,保洁员美尼兰·库尔班说。 

  美尼兰·库尔班说,自己的丈夫是回族,儿媳妇是汉族,是民族团结的典型。自己干保洁工作3年多了,有不少汉族邻居,逢年过节经常“走动”,常常坐到一起讲各民族的文化服饰,自己最喜欢艾德莱斯了,民族文化需要大家共同保护和弘扬。 

  沙依巴克区“去极端化”巡回宣讲团10月10日启动,目前除了区级宣讲团走进基层宣讲外,165名基层社区宣讲员也走进学校、企业,以更贴近居民的故事和内容,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对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防死守”,坚决抢占教育阵地。 

  宣传教育活动中,基层社区发挥自身优势,为居民开辟了学习的阵地。 

    开辟学习阵地 
            通过读书明白真理

  当日,家住冷库山村八组的居民米克拉依·买买提还了借阅的五本图书后,宝山路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克热木·阿布都卡德尔给他赠送了一本新书。 

  在社区,辖区学校与图书馆联动,居民只要读懂五本图书,知晓图书里的简单内容,就可获赠一本喜欢的书。 

  社区图书室是今年8月建成的,有图书2100多册。但刚开始来读书的没几个人,借阅的一个月也就三四个人。克热木·阿布都卡德尔说,在一次“去极端化”宣讲中,居民提出很多内容听不懂也不理解。 

  依据居民的需求,社区举办了双语学校,没想到第一批来上课的就有38名,在课堂上将“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宣传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员阅读,提高自己的觉悟和思想认识,就制定了借书5本,吸收知识后就给一定的精神奖励——一本书或杂志。 

  35岁的米克拉依·买买提说,她在社区学校学习了一个月,现在可以看懂报纸了,明白了很多道理。她说,自己就在新疆长大,谁要是破坏美好的家园,自己都会拼命,不会上坏人的当。 

  克热木·阿布都卡德尔说,社区还利用儿童活动中心编制了一套课程,有绘画、书法、舞蹈课外班,通过给辖区的小朋友讲故事、观看各民族简介影片等活动,将“去极端化”内容融入其中,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 

   设置广播站阅报栏 
          传播惠民好政策

  在“去极端化”宣传中,沙依巴克区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广播站和阅报栏已成了群众生活必需品。 

  当日11时,西山片区管委会大浦沟社区小喇叭开播了,62岁居民古丽波斯坦·买买提正在做饭,“广播好,不管是洗衣服还是带孩子,都能听到,都不耽搁。” 

  广播站每天11时准时发声,播放1小时的时政新闻,18时起进行1小时的法治宣传,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及时了解惠民政策,知晓新闻大事。 

  与此同时,距大浦沟社区3公里的环卫路南社区居民阿曼古丽·艾合买提在阅报栏看新闻。很快,她被“去极端化”漫画吸引,她说,身边也有很多汉族朋友,小时候一起跳绳,现在下一代也一样,一起上学,变的就是他们玩的花样比自己小的时候多了。 

  今年,沙区投入40余万元在大浦沟社区、环卫路南社区、宝山路西社区、古丽斯坦社区、平顶山社区5个重点社区安装了16个阅报栏和177个有线广播喇叭。 

  沙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古丽·木塔瓦尔说,这一切就是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增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