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合力助推乌鲁木齐经济走稳走好

16.08.2016  23:13

  □本报评论员

  8月15日,乌鲁木齐市召开全市经济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了自治区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并就我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在全疆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正处于升级换挡、加力爬坡的紧要关头。

  上半年,新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回升态势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也延续了一季度稳中有升的态势,尤其是结构转型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初见成效,就业稳定、民生改善加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虽然开局势头喜人,但仍要避免盲目乐观。受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市经济的稳定增长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在钢铁、房地产、水泥、煤炭等方面的总量基数较大,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重点建设项目虽然稳步推进,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持续放缓;针对实体经济虽然实施了许多具体的扶持政策,可工业生产总体依旧低迷……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困难大问题多是必然,越是如此,越需要各方众志成城、上下齐心,朝着既定目标、循着预定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唯有如此,首府的经济才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在8月14日召开的自治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主动精准的原则,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不能是政府或者市场主体单打独斗,需要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多方发力,打好“组合拳”,用好“组合政策”,做好“组合排列”,才能形成“众人添柴”的合力。

  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做好服务,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把该市场管的放开放活,把该政府管的管好管到位。

  尤其是在经济放缓、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应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做到该管的一定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放到位,避免大包大揽,要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着力解决政策的碎片化问题,增强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综合运用税收、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形成调控合力。

  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应主动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积极调整结构、转换方式、谋求创新。

  面对经济环境变化,许多企业主动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积极谋变、创新发展。一些企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高端客户,避开过剩同质低端产品激烈竞争。还有一些企业加强了供应链合作,同上下游企业结成战略同盟,锁定价格和客户,保证原料供应和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实现了相互支持、互惠共赢、协同发展。同时,也有企业通过加强内部自我管理向市场要效益。这些积极变化,有利于增强企业在相对紧缩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6月下旬,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市委书记李学军连续主持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房地产业、科技企业和非公企业四个座谈会,与54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科学分析经济形势,深入查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之道。7月7日,又召开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座谈会。通过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交流沟通,使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股攻坚克难的合力。

  日前,针对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突出问题,首府又提出110条具体措施。从问题导向,到政策引导,从制约企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到“一企一策”的精准帮扶,上下呼应、良好互动的营商环境已经形成。

  经济下行压力越大,政府迎难而上、不惧不馁的态度,就越会成为企业信心增长的源动力。企业发展越有信心,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就会越稳越好。这样的良性互动,是克服新常态下发展存在惰性、失去信心和定力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