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沟区:民族团结从一个好故事说起

11.02.2015  13:41

  

  水磨沟区通过活体雕塑的艺术形式讲述民族团结模范阿迪·艾沙的事迹。(水磨沟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史漓莎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水磨沟区区委书记王国和看来,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小培养,民族团结教育要从讲一个好故事开始。

          在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水磨沟区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居民间讲故事说团结,以不同形式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良好反响,2014年水磨沟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阿迪·艾沙”在我身边

          讲故事的方式有许多种,演讲宣讲是最传统的一种。水磨沟区运用定点式、走访式、菜单式、样板式“四式”宣讲法,把传统演讲办出新派故事会的味道。

          病逝前把1000元捐出来的老模范“阿迪·艾沙”在水磨沟区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一种不朽的精神,阿迪·艾沙奖也是一个“草根”民族团结先进奖。

          自1992年水区区委区政府把阿迪·艾沙奖扩展到全区至今,关于阿迪·艾沙的故事从未停止,近年来居民身边的“阿迪·艾沙”也越来越多。

          46年义务巡诊的赤脚村医胡赛英,7年照顾孤老的美丽保洁员茹仙古丽……2014年,宣讲团分赴各社区,双语讲述先进人物,居民可订单式选择内容,定点参与不同语种的宣讲会。

          “草根”模范接地气,身边故事显亲民,在居民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许多民族团结模范所做的事本身并不难,难在坚持和延续。居民张承江说,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民族团结中,比如从关心少数民族同事、尊重民族习俗、了解民族文化开始。

          艺术表演话团结故事

          民族团结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局限于特定方式显然是不够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应当多角度挖掘民族团结素材,借助文化艺术,传承大爱。

          当民族团结故事遇上艺术表演,又迸发出新活力。2014年,水磨沟区在各街道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相声小品大赛,用艺术形式讲述身边感动故事。

          其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小品相声,以及原创音乐剧频频获赞,《我的包》《爷爷的礼物》《团结的桥梁》等作品,在各街道冬季惠民演出中与居民见面。

          居民赵悦在看完小品《爷爷的礼物》后说:“虽然节目里没有强调民族团结,不喊口号也不说教,看完故事能感受真挚的情感,让人内心柔软,再度认知民族团结。

          此外,各民族服饰秀、街头活体雕塑等艺术表演也给居民留下深刻印象。

          表演者以活体雕塑“会动的铜人”形象扮演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惟妙惟肖地还原每位人物的真实生活场景,并在身旁配以展板,细述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

          “街头人体雕塑的形式很新颖,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了解更多,这种方式说团结,确实挺有趣。”居民周燕说。

          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

          成年人怎样看待民族团结?是一种平凡的真情流露,或是难以言喻的情感表达?似乎无论怎样都不及孩子的话语简单直白。

          市8小四年级的小朋友牛志远说,“我想就是和少数民族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从小到大都在一起。

          为在孩子们中开展寓教于乐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水磨沟区投入近30万元,打造原创儿童剧《三人行》,以孩子视角诠释民族团结,让各族青少年在观看演出中感悟大爱。

          水磨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穆太力普·麦托合提说:“对于孩子,民族团结还是种道不明的模糊认知,用儿童剧表达,就是希望让孩子感受一起成长、分担的快乐和感动,让各族青少年乐于一起学习、生活和成长,让民族大爱在孩子心中扎根、萌芽、生长。

          去年,儿童剧《三人行》陆续在22所中小学巡回演出,受到师生、家长的喜爱和好评。

          回顾2014年度,无论是基层宣讲、相声小品表演,还是儿童剧巡演,都离不开一个好故事。新的一年水磨沟区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把“讲故事”延伸到家庭亲子教育中,提升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