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数据咋来的

22.09.2014  09:47

  

  新建网讯(记者郭玲)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居民收入与支出等统计数据,看似与居民有距离,但每一项数据背后都有民生参与。 

  9月20日是第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开放日前一天,自治区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联合举办开放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统计数据是如何出炉的。 

  5万笔原始数据算出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缩写,也就是俗称的物价波动。物价涨幅大,市民购买力下降;物价涨幅小,市民购买力上升。可是,物价变动大不大,光凭个人感觉还不够,得让精准的统计数据来说话。每月公布一次的CPI就是物价涨跌的体现。 

  在新疆20个市县,共有1100个代表商品,2171个采价点,104名采价员,每月采集近5万笔原始数据,最后汇总计算出CPI数据。 

  CPI数据有什么用?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负责人说,居民的投资理财需要参照CPI,涨工资、打官司制定赔偿标准需要参考CPI。 

  比如,2011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就是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启动补贴联动机制的主要依据,目前该政策已经执行了3年,全疆230万城乡低收入居民受益。 

  1万记账户记录家庭收支 

  今年上半年,新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0元,增长12.1%。 

  这个数据是怎么出来的?源于分布全疆的1万记账户,他们每天要把家里的收入、支出记在账本上,每月交给统计人员,最终得出居民平均收入。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负责人介绍,记账户的记录必须是真实、全面的,哪怕买一根针也不能漏记。如工资、补贴、家庭经营收支、养老金以及交纳社保费用收支等,连打牌的输赢都要记账。 

  分布于全疆的1万记账户,每年更换一批,是为了使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更加真实。 

  普通居民想要查看统计数据并不难。  从9月19日起,新疆调查官方微信——“新疆调查微讯”正式上线,普通居民关注微信,可以随时查阅最新统计数据。这是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继新疆调查总队官方网站之后,打造统计开放的又一新举措。

  □继续阅读 

  家庭“小账本”里的秘密 

  全疆有1万记账户,这1万户家庭,何以代表新疆所有家庭?每月定期公布的数据是怎样产生的?这些答案,都藏在这些记账户的账本里。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记账户张雪英的生活,了解家庭“小账本”如何变成统计“大数字”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产生的过程。 

  9月18日,记者见到了张雪英9月份的记账本,最近的一笔账目是——洗碗布4个,花12元;卫生球2个,花2元;发酵粉10袋,花7元;点心0.5元,花12元;筷子1板,花21元,这一天共支出54元。 

  这是9月份以来,张雪英家花费较少的一天。家住玛纳斯县乐土译镇梁家庄村的张雪英,前年家庭收入已达20  万元,去年全家收入将近30万元,支出10  余万元。从张雪英的账本看出,家庭收入逐年提高,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速较快。 

  来自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2013  年四年来年均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2013年四年年均增长17.1%。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在这些统计数据背后,正是有了张雪英这样遍布全疆的“记账户”每天的辛勤付出,以及统计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最终让家庭“小账本”变为统计“大数字”,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