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首府行-"社区通":免费信息服务惠民生

26.11.2014  13:02
民生改善首府行-"社区通":免费信息服务惠民生 - 市政府
来源: news.ts.cn

  

  黄山街街道工作人员展示“社区通”发给居民的信息。

  开栏语:“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坚持一手抓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一手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花大气力、下大投入加强民生建设,改善民生。

  新疆日报讯(记者高娃 新疆都市报记者罗立峰摄影报道)近日,本报记者深入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捕捉一年来民生建设的新亮点,关注基层民生改善带来的点滴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民生改善首府行”乌鲁木齐市民生改善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大风降温,请您适当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开车出行时请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11月24日一早,家住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秦郡小区的杨春莲,收到了她所在黄山街社区用“社区通”发来的一条短信。

  除了天气预警、政策宣传、养生知识之类的公共信息,黄山街社区还将居民划分为楼栋长、低保户、残疾人等6类,按照受众的不同,提供专属的信息服务。2014年8月份,杨春莲也享受了一次“专属服务”。

  杨春莲的儿子2014年6岁多了,到了上学的年龄。秦郡小区属于哪个学区?入学手续怎么办理?正当杨春莲为此事发愁的时候,“社区通”发来了短信,提醒她关于入学准备的相关事项。杨春莲感到有些意外,她试着把不明白的问题编辑成短信发了过去,“他们回复得特别快,也很详细,按照‘社区通’提供的信息,我没费多少周折,就让孩子报名入学了。”杨春莲说。

  与杨春莲同住一个小区的刘道兰也收到过“社区通”发来的特别提醒。刘道兰是外来人员,租住在秦郡小区。按照规定,在乌鲁木齐拟居住30天以上的非乌鲁木齐户籍人员,都要到所在地社区办理居住证。“搬过来20天的时候,就收到‘社区通’发来的短信,提醒我办居住证。现在有什么事,我都通过‘社区通’与社区进行互动,不用往社区跑腿,发信息也不花钱。”刘道兰说。

  “社区有微信、微博服务平台,但是对于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一些不使用微信的人群来说还是有些不方便。”黄山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子轩是这么解释“社区通”的:它方便快捷,是不分圈子的朋友圈,填补了现有信息服务平台的“盲区”,实现了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全覆盖。

  其实,“社区通”的受益者不仅是黄山街社区居民。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社区通”短信平台2013年投入使用,当时在八钢片区管委会试点,3个月共发送便民短信1万条。2014年下半年“社区通”短信平台已覆盖了9个街道办事处(片区管委会)的71个社区,共计10万余人。目前便民信息发送量达到了100万条。

  记者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社会服务管理局了解到,除了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社区通”还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的联动工作机制。“社区通”定时对一段时间内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布,并将信息发送到责任部门,督促问题尽快解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11月14日“社区通”平台显示的高发问题是居民供暖问题,信息发布后,相关责任部门在限定时间内解决了问题,并将受理结果反馈给平台。

乌鲁木齐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公示
乌鲁木齐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个,批复总面积127992.市政府
【今日时评】促进文旅消费 强化牵引带动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节气。市政府
新疆出台《自治区“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米日古力·吾 通讯员李丰俊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