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兵团九师团结农场

15.09.2015  13:43

9月6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团结农场五连万只牛羊育肥基地,少数民族职工赛力克·努尔赛正在出售育肥羊。2014年12月乔迁80平方米新楼房的他,高兴地说:“去年,团场免费给我家新建了一栋156平方米的高标准育肥羊圏及160米长的围栏。我买羊的5万元贴息贷款,也是由机关干部担保的。团里还划给我200亩草场、50亩饲草田。仅今年8个月,我出售育肥羊收入就有8万多元。

为实现少数民族职工收入及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周边地方的目标,2014年,团结农场出台优惠政策,投入850万元,给五连53户少数民族职工家庭免费新建高标准育肥羊圈7800平方米、围栏8000米,户均提供贴息贷款5万元。

团场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新模式,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2012年以来,团场先后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兵团先进基层党委、兵团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兵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9月,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加强领导,为创建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团结农场在全师率先签订了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民族团结目标管理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与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奖惩直接挂钩,明确规定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还建立了以团场、社区、连队为主体的三级工作网络,为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目前,全团“三个离不开”思想已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近5年来,团场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200多件,为病困群众募捐活动10次,捐款金额10万余元。

2012年1月21日凌晨,五连孕妇哈依努尔待产,但连续2天2夜的狂风使道路堆满积雪,团领导立即组织了由医院、民兵组成的联合救援组,冒着零下37摄氏度的严寒,把孕妇送到医院平安生产。

2013年5月,少数民族职工努尔古丽5岁的女儿迪达尔全身被开水烫伤,团场立即动员全团干部职工为迪达尔捐款1万余元,使她及时得到救治。

近年来,团结农场充分利用组织化程度高和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帮助地方乡场做好农业现代化示范,辐射带动周边乡场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台阶。2013年,团结农场在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实施了0.5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项目,去年又实施了1.2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项目,充分发挥了兵团团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2年5月6月,塔额垦区持续高温,导致旱情严重,13.4万亩天然草场中有10万亩遭受不同程度损害,饲草量较正常年份减产40%左右。面对灾情,塔城市种牛场为团场提供草场,解决了万头(只)牛羊的草料问题,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团场职工的饲草短缺问题。

团场在着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还把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上重要日程,将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纳入团场文化发展规划,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近年来,团场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沁园广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各族职工群众和谐共处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方便各族群众就医

多年来,团结农场职工群众与周边乡场的少数民族群众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该团医院为少数民族群众上门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每一个乡村牧场。在团结农场医院,少数民族患者看病需住院的,可先看病,后交钱。

三里庄村一位73岁的维吾尔族妇女铁母汗,腹部胀痛,先后到地方两家医院求医。一家医院不收,另一家则要收押金8000元,铁母汗一时拿不出这些钱。无奈之下,她来到团结农场医院,没想到却受到医院的热情服务。经过15天的治疗,病人痊愈出院时,铁母汗全家人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不住地点头称赞:“兵团医院好,兵团医院亚克西。

一次,塔城市也门勒乡哈萨克族妇女帕丽买合苏提因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可医院当时没适合的血液。团场医院派专车从九师血站紧急调血,挽救了帕丽买合苏年轻的生命。手术后,医院又从各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出院时,帕丽买合苏提一家给医院赠送了一面锦旗,上写着“技艺精湛风格高尚,服务热情民族情深”。

为方便地方农牧民就医,团结农场医院还在邻近地方的四连、一连、五连卫生室增添设备,增加医疗项目,让地方乡村农牧民就近方便就医。

改善民生工程的不断实施,团结农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改善民生

团结农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各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创造良好、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五连居住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过去大多也是承包土地。但因为不会经营,53户职工户均亏损挂账3万元以上。

近年来,团场充分利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和援疆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果蔬大棚300多座,并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承包每座大棚补贴1万元。现在,该连已有69名少数民族职工退出土地承包大棚及养畜,其中43人承包大棚72座。年产新鲜反季节果蔬3000多吨。其中90%以上的大棚西红柿出口哈萨克斯坦等国,单棚纯收入超过1.5万元。

2013年,团场投入1500万元在五连建成千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并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原则,带动了53户少数民族家庭和100户低收入家庭参股,户均增收6000元。去年,团又投入1860万元,新建了五连多功能转换圈舍和万只育肥羊基地。

通过集中建圈示范的形式,给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搭建了定点生产的平台。2011年以来,团场先后承办了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现场会、“少生快富项目”现场会,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团场在九师率先实行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子女上学补贴优惠政策:从2014年9月起,凡户口在团场的少数民族职工家庭子女上高中及大学时,团场给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至5000元。

同时,团场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移居入镇工程,并出台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职工毎平方米仅需出资500元就可住上楼房。目前,全团100%民族职工家庭住进了新楼房。

为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团场党委从实处下功夫,以“结对子”共建活动为载体,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上学、就医、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问题。2013年4月3日,二连职工史元虎受伤后,团场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带头捐款500元,全团共捐款3万多元,解决了他家的暂时困难。

团场还建立了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制度。团机关及连队干部每人联系1户少数民族职工家庭结对帮扶,要求每月到少数民族职工家庭联系指导工作不得少于两次。2014年,团场机关36名党员干部帮扶的36户少数民族职工,户均收入达到1.5万元。

如今,团结农场100%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住上了新楼房,70%以上少数民族家庭还买了电脑,装了宽带,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团场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多元,比2006年增长2.5倍,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名列九师第一。少数民族职工也从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增加到1.9万多元。民族职工群众连续3年无一户亏损挂帐。这为该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该团政委李升说:“要想改变少数民族贫困面貌,尽快让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业’生产模式是目前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破解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增收难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收入,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风正扬帆好开船,朝气蓬勃同向前!如今,站在新的高起点上,该团党委积极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创建成果,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环境优美宜人、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新团结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徐忠宇 通讯员梅现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