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文化将不再抽象——若羌首届“楼兰礼物”国际设计大赛作品展侧记

30.09.2014  18:54

  一提起楼兰,人们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楼兰古城遗址,或是那出土的干尸“楼兰美女”;一说起楼兰文化,很多人都会感觉很抽象,无法体味它的具体内容;若是再谈到楼兰文化产业,会更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9月25日,若羌首届“楼兰礼物”国际设计大赛作品开始在若羌县展出,设计者们迸发出的创造力,让“楼兰”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这些“楼兰礼物”作品中,小到一张便签纸和书签,都包含着浓郁的“楼兰”元素,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楼兰”的存在。

  今年2月下旬,若羌县人民政府和新疆楼兰学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了若羌首届“楼兰礼物”国际设计大赛活动,面向全球设计机构及个人征集“楼兰礼物”设计作品。大赛侧重于楼兰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在充分体现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基础上,着重兼顾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大赛信息在若羌县楼兰文化网公布后,网站点击率一路攀升。半年时间里,国内外共有1000余人参赛,征集作品300余件,入选103件。此次展出了82件、132幅,不到一周的展出时间,引起了若羌县群众和各地游客的关注。

  参赛作品中,以“楼兰公主”命名的作品就有好几件,其中以“楼兰公主”人偶的设计最为特别,其外形、服饰等包含了诸多“楼兰”符号。这位设计师认为,芭比娃娃全球知名,中国可儿娃娃也风靡国内,那么借助于楼兰的国际声誉,“楼兰公主”也有可能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纪念人偶。

  一位设计者的作品“木石前盟”独具匠心,这是一件吊坠,由若羌的枣木和和田玉制成,结构为变形的阴阳鱼,中间连接处一侧为卡槽、一侧为插扣,一旦扣住将再也打不开。设计者说:“有(枣)木也有(玉)石,罗布泊见证了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双鱼的传说更增添了神秘色彩……这个‘木石前盟’吊坠对于爱人来说,是一个一生的承诺。”

  来自河北的一位农民,剪出了“楼兰”系列的剪纸,其中有楼兰古城遗址、藏野驴、彭加木等各种图案,并印在了鼠标垫、T恤上。

  看着这些设计作品,“楼兰”不再遥远:“地球之耳”展现在了罗布泊对瓶上;西域特色的纹饰登上了红枣外包装;加湿器的外观借用了楼兰佛塔的造型;关于楼兰的点点滴滴印在了便签纸的底纹上……

  看着这些设计作品,创意令人无限遐想:红枣装在了卡通娃娃里,一按头顶的按钮,娃娃的嘴里便会吐出一粒枣;號鸟造型的凉水壶,则根据新疆这种鸟哺育幼鸟的形态为设计理念,专为老人、儿童倒水便携而设计了倾斜式的壶身……

  还有,调料盒、手表、书签、水杯、储物柜……众多与人们生活有关的用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楼兰”元素。

  据了解,参与这次大赛的设计者们,有教授、农民、学生、专业设计师等,但作品大部分出自于“90后”设计者之手。有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商业机构的关注,开始洽谈生产事宜。

  因为目前还在评比阶段,并涉及到版权问题,设计作品均以图片形式展出。即使没有看到更多的细节,参观者们还是深受震撼。

  “楼兰的研究成果,不能总放在档案室里。楼兰文化不能离百姓太远,要让它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若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简小东说:“楼兰文化的牌怎么打?这需要找突破点。这次设计大赛,是楼兰文化产业化的一个尝试,这些设计作品走入市场后 ,必将成为若羌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