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牵手无人机,自治区“一产上水平”插上“腾飞的翅膀”

28.06.2017  17:11

作为自治区植物保护助力“一产上水平”系列措施之一,“无人机+植物保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2017年6月27日在乌举行。自治区农业厅何华新副巡视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赵中华博士、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李晶站长、新疆农业大学马德英教授、新疆云安空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陈家扬总经理,以及来自新疆云安无人机众创空间、新疆大学信息技术创新园、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巴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冀星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首创新通用航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南华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的代表和亚心网、都市消费晨报、经济报的记者出席了签约仪式。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在国内蓬勃发展,不少无人机企业和公司纷纷进驻我区,新疆部分地区也引进植保无人机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验和应用。据了解,自2013年前后植保无人机在进入自治区开展作业试点以来,至2016年大范围应用,作业面积从几万亩增长至近600万亩次,无人机保有数量从几十架增加到上千架,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进“无人机+”和自治区“一产上水平”战略的引领下,为加快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的研发,强化无人机规范作业和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牵手新疆云安空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无人机+农业植物保护”战略合作。

签约仪式上,自治区植物保护站站长李晶介绍,植保事业引入无人机协同创新,共同强化、引领和带动无人机产业联盟的发展,不仅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也是落实自治区“一产上水平”的必然选择。在“无人机+植物保护”中,不仅植保无人机行业要发展,新疆植保事业更要大发展,还要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双方将在促进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安全管控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建设以无人机先进技术装备为依托,以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植保大数据中心、信息服务、调度指挥、风险管控平台,构建覆盖全疆的无人机应用服务网络和应用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研究制定地方行业标准等。双方的合作,不仅为推进自治区植保无人机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广大平台,也将为探索“互联网+”、“物联网+”等更广泛领域合作发展途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植物保护防灾减灾能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赵中华博士和新疆农业大学马德英教授分别介绍了国内和疆内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现状,并建议无人机的发展要加强和技术部门、管理部门和用户的合作和沟通,完善整套作业规程标准,强化管理和自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部分出席仪式的企业代表也就无人机在新疆的应用情况和推广经验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最后,农业厅副巡视员何华新在签约仪式上总结指出,“无人机+植物保护”的战略签约,标志着自治区植物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人机+植物保护”的新时代。拉开了植保无人机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农业上水平,植保要上一个台阶,无人机是一种现代化装备,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元素,要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实现农业传统机械化向现代机械化的迈进。一要准确切入,全面开花,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助力提升“一产上水平”。产业要发展,技术要过硬。无人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在技术上创新、创造,以符合当地的发展要求。二要产业联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无人机+植保”体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从生产、加工、服务全产业链出发协调好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间的关系,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加快和强化“无人机全产业联盟”建设,充分发挥“联盟”自律规范,互通有无的作用。三要联合行动,加强管控,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服务新疆总目标。广大无人机生产、销售、应用企业和人员,必须联合在一起,加大对无人机和操作手的管控力度,从源头抓起,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