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经济发展

08.08.2017  18:51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杨玉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国家的响应,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及欧洲联通的核心枢纽。经由乌鲁木齐和霍尔果斯两大口岸构筑的西向东联通道,东中部地区的商品经此源源不断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新疆的产品也借此更快捷地走出了国门,为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借助一带一路的优势,中泰化学向西打开了欧洲市场,向东经青岛、连云港打开了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新疆中泰(集团)副总经理李良甫说,“这主要得益于铁路和检验检疫部门极大地简化了手续,以前从德国到乌鲁木齐海运需要60天,现在只需要15天,2016年以来,中泰化学的PVC、电石和棉纺织品经由铁路已经出口了4000多吨。

  “八一钢铁的线材、板材和镀锌板,已经打开了莫斯科市场,以前八钢一年出口3到8万吨,2016年增长到了25万吨,通过整列进出的形式,原来运到莫斯科需要16天,现在只需要9天,八一钢铁规划未来出口量将占产量的10%。”新疆八钢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助理虎健表示。

   乌鲁木齐检验检疫局全力保障中欧国际班列顺畅运行

  据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促进办公室主任刘少华介绍,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是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保障和支撑,向西可实现以铁路运输为载体,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合作区,向东可畅通中国西部五省乃至全国货运,达成合作共赢,是新疆五大区域性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仓储面积达10万m2 ,年吞吐量可达1600万吨,能够实现每日4-6列的西行班列整体发运。

  天津检验检疫局援疆干部宋晓光科长说,为保障好西行班列的顺畅发运,乌鲁木齐检验检疫局创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一是开辟了“西行班列”绿色通道,采取直通放行和24小时预约查验的方式,报检手续随到随办,货物随到随检;

  二是与铁路口岸、海关铁路办事处、铁路运管、货运仓储等单位建立了沟通协作联系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实现数据共享,确保运行快捷,监管有效;

  三是着力打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咨询平台,加大对“中欧国际班列”相关国家地区的信息收集与研判,加强检验检疫法规政策的研究与解读,积极为企业走出国门建言献策。

  据了解,自2016年5月26日新疆开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开行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17年7月7日,经由乌鲁木齐西站共计开行412列,已实现每日2列的常态化开行。

   助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和国际陆港区快速发展

  乌鲁木齐检验检疫局还主动配合地方政府选派专业人员赴广西凭祥、江西赣州两个国检试验区考察学习,结合乌鲁木齐区位、地缘、交通优势,提出了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乌鲁木齐铁路口岸为核心,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和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两翼,设立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粮食、种苗、水果五大指定口岸,依托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保税功能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大物流优势,建设以进口中亚-欧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园、进口农产品保税加工产业园、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园区为一体的中国内陆(乌鲁木齐)-中亚-欧洲进出口有机农产品食品国检试验区。

  乌鲁木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发区科科长邹江表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和最大便利化的原则,一线主要实施现场检疫、查验和处理;二线主要实施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及实验室检测,并对区内进出口商品及企业实施风险监测为主的质量安全管理。实行入区货物预检验制度,进入综保区内的货物可实施入区一次检验检疫、出区分批核销。对区内生产的出口食品,按照国家监控计划实施风险监控。合理划分一线二线职能,密切区内区外监管协作,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完善其中审单制度,实行分类通关管理,提高窗口直接放行比例,推广使用移动执法系统,对低风险商品实施即查即放。

  新疆麦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口小麦、玉米加工成饲料原料供应内地市场,副总经理刁刚表示,作为第一家在保税区内开展生产的企业,检验检疫部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厂房设计、办理各种涉外证照、仓储许可等,多次上门指导,提供具体的建议。刁刚说,检验检疫上门服务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少走弯路,解决了各种实际困难。

  目前乌鲁木齐检验检疫局已与10家企业建立了联系,针对企业对原产地证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深入,检务示范岗的同志利用休息时间深入企业,主动登门对有意办理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企业进行政策讲解和人员培训,帮助企业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快速增效。

   霍尔果斯检验检疫局多措施提高货物通关速度

  作为西向出境的我国第二条贯通亚欧的铁路大陆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2012年12月22日临时开通运营。2016年6月7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对外开放正式通过国家相关部委的联合验收。截止2017年6月30日, 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出口的中欧班列有 30列,1249辆,中亚班列387列,5378辆,返程班列有4列173车,其中成都局3列123车,连云港1列,50车,同比增幅188.6%。

  据霍尔果斯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绪斌介绍,该局充分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共享《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IMS系统)平台,对进出口货物品名、车号或集装箱号、起始地、所属公司、到发时间、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施动态掌握,对进出口货物或集装箱进行检疫查验后,进入TIMS系统内向车站发出放行或退入监管场的电子指令。通过全过程的电子信息化手段,代替了以往人工签章的落后模式,有效提高了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

  截止2017年07月15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过货量突破500万吨。为确保中亚班列的快速通关,霍尔果斯局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与连云港、徐州、陕西等地检验检疫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中亚班列检验检疫工作协调机制,定期通报中亚班列通关检验信息;

  二是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及时了解班列开行、到站信息,实现班列到站与检验检疫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开通中亚班列“绿色通道”,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监管模式,优化检验监管程序;

  四是充分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在《铁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检验检疫监管模块,直接发出电子放行指令,提高通关速度;

  五是定期与铁路、海关、货代单位进行座谈,了解承担中亚班列货代企业需求,铁路部门建议,进一步深入与海关“三互”合作,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中亚班列运行情况,便于掌握动态,即时改进,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