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援疆充满智慧

02.02.2015  11:59

亚心网讯 (记者任春华 吴智萍)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差,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这都是过去阿克苏市教育留给人的印象。近年来,在自治区和援疆省(市)的大力帮助下,随着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阿克苏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优质教学人才资源依然缺乏。在浙江省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对口支援阿克苏市的杭州市不仅舍得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而且更加注重教育人才的“传、帮、带”,使教育援疆工作处处闪现出杭州“智慧”。

建设“微格教室”,开启“智慧”之门

记者在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微格教室”——杭阿远程互动教室看到,一名教师通过操作一部投影机,用电脑鼠标点击操作界面,教室黑板前的屏幕上出现了杭州市源清中学一位数学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

只要杭州市源清中学那边上传教学视频,我们随时都可以点开来看。此外,还可以进行两地同步教学。也就是说,阿克苏市的学生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在本地就可以观看源清中学老师讲的课,源清中学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对阿克苏市老师讲课进行点评。”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

杭阿远程互动教室是2014年杭州市智力援疆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86万元。该项目通过在杭州市源清中学和阿克苏市高级中学之间建设一套远程视频互动教学系统,提供两地远程互动、直播收视、录制点播等功能,实现了杭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向阿克苏市的辐射。

据介绍,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今年将帮助阿克苏市第四中学、第二小学与杭州知名学校进行对接,实现杭阿两地远程互动教室小学、初中、高中全覆盖,还将支持阿克苏市城市学校与乡镇农村学校对接,全力打造智慧教育援疆新模式。

建青蓝工作室,促人才“传、帮、带

2014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和阿克苏市教育局在该市高级中学建立了杭阿共建高中数学青蓝工作室,旨在依托杭阿两地教育协作机制,整合两地教育优势资源,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扩大骨干教师队伍,推进阿克苏市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组织成员开展理论学习、评课、备课、上公开课、同课异构讲座、讨论交流等活动,形成了以杭州援疆教师为导师、当地骨干教师为成员、青年教师为学员的“传、帮、带”工作模式。

“现在,我们工作室的老师都在尝试翻转课堂式教学形式,改变以往老师主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当"配角",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阿克苏市高级中学一位老师说。

通过推广翻转课堂式教育等一系列新理念,阿克苏市高级中学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2014年度阿克苏地区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中,两名青年教师分别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狠抓教师培训,传播“杭派教育”理念

杭州市援疆教师汤晓风自到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担任副校长以来,每周二固定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他不仅对培训内容进行提前规划,还运用学校“微格教室”资源,引进“杭派教育”理念。

“我们引进"杭派教育"理念的目的就是把每一位教师培养成一个好"导演",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好演员",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享受掌握知识带来的快乐。”汤晓风说。他还针对当地教师队伍年轻化、应届本科毕业生多的特点,推动援疆教师与当地教师结对子,并通过开展大量的教学活动,形成徒弟变师傅、师傅带徒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