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朝援疆人 一生援疆情

03.12.2015  11:41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的援建单位,开始了持续不懈地援建工作,至今已走过了5年风雨交加和拨云见日的历程。5年多来,“杭州援疆”的工作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一批批援疆人来又去,他们出色的完成了援疆指挥部的使命,深深刻下了“真情援疆”的烙印。一个个援疆人通过干部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等一系列工程援助,在祖国的边疆播撒着一颗颗爱心的种子,培养了一批批推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作为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亲切感受到了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援疆的务实作风与实惠。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世恩是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第一批援疆的心内科专家。2011年3月,在阿克苏市人民医院解除托管后的艰难时刻,他以兼职副院长的角色,毅然决然同院班子一道担负起了医院重建及学科完善的重任,他克服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习惯等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障碍,不要当地医院一分钱报酬,毫无保留地运用先进医院管理经验,帮助医院建设很快走上了正常运转、规范运行的轨道。与此同时,他运筹帷幄、亲力亲为,积极的筹划心血管科的重建工作,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在他的努力支持和强力带动下,医院心血管内科逐步由起步建设走向了成熟,成为了全院的优秀科室。

  段徐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电生理学专家,他业余钟爱武侠小说,身上有一股侠客豪气,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医疗风格果断、为人诚实好学,言必指南是他的习惯,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这也成为了阿克苏市医院心内科的优良传统。他坚持每周四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对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浅出的辅导,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引导主治医生充分运用临床思维和前沿技术,对患者态度热情,倾注爱心,一丝不苟。他在一年半有限的援建期内,共接诊病人2千余例,抢救危重病人200余例,完成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在B超定位下的第一例心包穿刺术和第一例深静脉穿刺术“两个第一”,使心内科科的诊疗水平有了一个质的跨越。那许许多多的第一例,包含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及终生难忘的故事。段徐回杭州了,但他对新疆的那份情还在延续,一直关心着我们科室动向,经常通过微信与我们共同探讨病例、共对疑难杂症,帮助我决绝技术难题30余次,他幽默的称其为“微信会诊”。他与维吾尔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前段时间他告诉我帮助几位维吾尔族老乡就医的事,其中的那份亲切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批援疆专家金九如是我所接触的援疆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他是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专家,他将家中四位80岁高龄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即将临产的女儿托付给妻子,毅然决然听从组织安排,不辞万里,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将自己的医术洒在了祖国的边陲小城。他惊讶于医院医学书籍的匮乏,自购了大批专业书籍和学习资料,帮助心内科建立起学习资料柜,引导大家挤时间充电,随时抽查学习效果,并结合临床辅导培训,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金主任每天早上定时查房,并坚持下午不间断巡房。一年半时间共开展三级查房及临床查房400余次,指导重危病人抢救300多人次,组织和参加其他科室会诊1300多次,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在他离开时,办公室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旌旗。他经常教诲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德字当头,必须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仅帮助我们掌握了丰富的医疗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医德的魅力,他不吝“德医双授”,我有幸“德医双收”。

  5年来,杭州市援建工作队员和专家在出色完成院内工作的同时,共深入阿克苏市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巡回义诊40余次培训基层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和医疗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我个人则有幸被浙江援阿指挥部选配到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学习,学习期间,励伟芬主任给予了我母亲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对心血管内科的新技术及新动向有了深入的理解,临床思维及临床经验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在多位专家的“传帮带”下,我由一位普通的医师成长为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带头人。我和千余名受援医务人员的获益,是每一位援疆人员无私传授的硕果;阿克苏各族群众能够享受到规范的诊疗服务,是每一位援疆人真情奉献的愿景。

  一代代援疆人去又来,援疆工作的接力棒传到了第四批援疆专家的手中。包括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徐鹏主任在内,5名援疆专家在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不同岗位接手重担,开始在边陲小城谱写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为边疆人民奉献着他们靓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