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7条BRT线结网更便民

21.12.2015  13:30

   4号线二期将延至三屯碑,6号 线将建支线途经喀什路、河北路等路段


  

     12月19日,乌鲁木齐BRT4号线一期工程、6号线开始试运营,两条线路与已运营的BRT1、2、3、5、7号线形成网络,真正实现BRT快速公交网络的智能运营。
        根据早期规划,乌鲁木齐将建设7条BRT线路,7条线互成网络,构成乌市公共交通骨干系统。BRT4号线及6号线运营后,也有市民提出疑问,到今年为止7条线路全部建成了,以后还会再建设BRT吗?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副主任洪晓龙和交通优化研究室副科长孙亮。
        近期将建4号线二期及6号线支线
      洪晓龙介绍,根据规划,BRT4号线一期和6号线通车后,还将建设4号线二期工程及6号线支线。
        BRT4号线北起机械厂站,终点三屯碑站,全长19.8公里,共设27个站点,今年实施的BRT4号线一期工程长14.178公里,二期工程将延至三屯碑。
      作为BRT6号线的补充,其支线是一条东西方向线路,从卡子湾到高铁片区,沿线经过喀什路、四平路、河北路、北京路、北纬三路、卫星路等路段。
        三条线将到高铁片区
      到2020年,乌鲁木齐将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7.9公里,形成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届时将大大拉近新老城区间的联系。
        那么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BRT如何运营呢?重复线路是否要调整呢?今后是否还要继续建设呢?
      记者了解到,不管是地铁还是BRT,首府在规划中一直加强二者对主要交通走廊和重点发展地区的服务,支撑和引导城市合理空间布局形成。
        作为乌鲁木齐最大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一期工程北站房即将收尾。后期现有部分BRT线路将延伸至高铁片区,分别是BRT5号线、3号线,以及计划建设的6号线支线。
      洪晓龙说,目前首府已对BRT规划进行修编。首先是根据地铁线路布设去弥补地铁线网客流相对多一点的地方,我们现在所有的规划跟地铁线网没有太多重复。一方面是补充地铁的运量,另一方面是给地铁输送客流,重点考虑城北区域。
        开通4年载客超5.5亿人次
      截至今年8月28日乌鲁木齐市BRT开通四周年,BRT已累计载客55473.69万人次,运营公里数7767.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941圈(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
      在BRT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不断探索,提升服务水平。针对BRT站台路面容易破损的问题,今年首府在6号线开源街站台及4号线卫星广场站台试点新型工艺技术。
        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交通优化室副科长孙亮说,这种技术就是抗摩擦,BRT公交在进站的地方反复剪切会把路面搓起来,而这种新型工艺介于沥青和混凝土路面之间,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如果一年的测试期效果较好,就将全面推广。
      未来10年创建公交都市
      2011年,BRT开始在乌鲁木齐运营。经过4年成长,BRT从一开始的“别惹它”、“不让通”等质疑声中变为当前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交通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市民的出行理念。
        家住卫星广场附近的刘新民说:“我在西北路附近上班,以前都是坐51路公交车,现在BRT4号线从家门口经过,上班就方便多了,开通那天已经感受了一下,又快又暖和。
      孙亮说,BRT的受欢迎程度远超我们的预期,毕竟刚开始争议比较大。这跟乌鲁木齐市民的出行特点也有关系,因为乌鲁木齐非机动车较少,公交出行比例较高,而BRT优势较明显,所以吸引了如此多的客流。
        目前,首府公交出行比例为30%,根据规划,未来10年乌鲁木齐市将创建与西部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公交都市,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定制公交、租赁自行车为补充,客运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600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100%。公交出行占全方式的比例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