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人社局住村工作组小记:工作组就是来解决困难的

07.12.2014  11:07

11月初,记者来到距新疆塔城市约15公里的喀拉哈巴克乡吐勒克库拉克村,在村口,只见桌上放着一个募捐箱,一些村民正三十元或五十元地捐款。一问得知,原来是村里苏占云家的孩子得了重病,正在医院治疗,塔城市人社局住吐勒克库拉克村干部正组织村民为孩子捐款。

说起住村干部,刚捐完款的李武清老人由衷地赞赏道:“工作组做的事情有目共睹,人家就是来实实在在解决困难的。

工作组来了,水通了,路修了

我们村十多年前就安装过自来水,但由于冬天天气冷,自来水管被冻坏了,村里经常断水。80%的人都要去一公里外的河坝上拉水,到了冬天路滑,我们这年纪大的人,吃水就没法提了。”说起吃水难,70岁的徐维荣老人滔滔不绝:“咋没反映过?反映过好多次,但人家说没钱解决不了问题。

塔城市人社局住吐勒克库拉克村工作组组长马晓华回忆说,工作组到每一户村民家里走访,几乎都会听到关于水的话题;每天都会看到村民骑着电动车、摩托车在仅有的几个水源处排队等候细细的水流流入自已的塑料大壶。

3月中旬,第一轮走访入户还未结束时,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马晓华和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带着相关资料给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4月初,终于申请到了近60万元的项目资金,加上村民自筹的27万元,自来水很快通到了全村158户家中,村民再也不用提着水壶去外面拉水了。

水通了,马晓华和工作组又开始着手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另外一个问题:修路。吐勒克库拉克村里的道路是16年前村民自已修建的砂石路,通往乡上的路是十几年前修的柏油路。由于该村有一座石头山,拉砂石料的大小车长年往返于此,路面早已不堪重负,大坑连小坑,要是开车需“磕着头”进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该村的真实写照。村民说,前几年,他们已交过4000元的道路勘测费,同时向上级部门报请过,但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工作组住村之后,他们又旧事重提。工作组与村两委针对道路问题逐级进行了汇报,终于协调落实了村内主要道路修建项目。7月中旬,3.4公里的道路建设全部完工,并在村内主街道的路旁安装了16盏太阳能路灯。

水通了,路修了,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工作组及村干部的带头下,村民也非常自觉地把自家门前屋后及主要道路的两边的垃圾清理干净。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没有工作组,我的房子盖不起来

没有工作组,再过一二十年,我的房子也盖不起来。说实话,今年这个工作组派得真是太好了!”指着新建好的6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苏占云感慨万千。

挨着新房,是苏占云家原来的三间矮矮的土坯房子。记者走进去,只见四根柱子顶着房梁,房子已经有几处裂缝,更可怕的是,房顶上竟然有三个洞,感觉房子随时都有塌掉的危险。

苏占云一家多灾多难。他的妻子患病已经三十多年了,几十年间为给妻子治病花了不少钱。苏占云说,这个土坯房子住了近四十年了,几十年来一直想盖房子,但根本没钱盖。房子漏了房泥都不敢上,怕塌掉,实在不行就铺点塑料布遮盖一下。

说实话,看到他们家的这种情况,我心里特别难过,更担心这房子下雨或下雪塌掉把人砸着。”走访时,看到这家人住在有几个洞的房子里,马晓华当即表示要想办法为他们盖新房。“今年,我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帮他把这个房子盖好,盖不好,即使以后走了都觉得是心头的一个疙瘩。

揣着这样的想法,马晓华为苏占云申请了6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可是房子盖起来要6万多元,苏占云从弟弟那里借了一万元,国家虽有28500元补贴,可是这笔钱一般是验收之后才会给。为了让他们尽早搬离危房,马晓华连欠条都没有让苏占云写,自己垫上了其余盖房的钱。就这样,苏战云一家终于告别了危房里的生活。

房子盖起来了,苏占云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打算多挣些钱,早日把欠款还上时,他的小儿子又被查出患上了肝腹水。对此,这个瘦小的男人忧伤地说:“现在医院化疗,6天已经花了1万5千元,医生说如果停药的话,原来的钱就白花了。”为了让苏占云的儿子安心治病,尽早康复,工作组又组织村民募捐,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一幕。

目前,马晓华正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村民开办了几期创业培训班。马晓华说,要通过创业培训班培养一批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贾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