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良: 唱响民歌 传承非遗

25.02.2016  11:36

人物档案: 李汉良,男,怒族,1955年8月出生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长期以来致力于怒族传统民歌收集整理和民歌创作,多首歌曲在州县原创歌曲评比中获奖,2002年获云南省文化厅颁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族民间音乐艺人”称号。

初春,清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双拉村委会一户人家的火塘边,时而欢快、时而低沉、时而舒缓的歌声从坐落在怒江边的木楞房内飘出。山下炊烟袅袅,山上歌声悠扬,勾勒出一幅甜美、温馨而静谧的山村镜像。

唱歌的是一位花甲老人,自小喜欢吹拉弹唱,这一喜欢,就喜欢了四五十年,并将深山里的民歌唱到了外面的大舞台。

他叫李汉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怒族“仙女节”上不老的明星。

醉心音乐   结缘民歌

简净的衣着、柔和的嗓音、亲和的面容,谈吐间给人淳朴又略带儒雅文艺气息,这是李汉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他那闲聊时不时穿插其间的吹拉弹唱,那充满浓郁风情的怒族民歌,或悠扬或欢快或低沉的旋律,仿佛将人带进峡谷深处的乡野,在歌声里,你能感受到乡村的生活气息,感受到歌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甚至能感受到大山里爱情的味道。李汉良说,吹拉弹唱好比饭前那口酒,有事没事甩开嗓子唱一曲,拿出二胡笛子拨弄一下,甚或自娱自乐式的踏歌而舞,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子。

初中毕业时,我本来已经被录取到省里一家艺术音乐学校学习,但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最终没有去成。”在李汉良略带遗憾的语气中,一个对本民族民间音乐充满感情的形象在记者面前变得清晰起来。

对怒族民歌的耳濡目染,让李汉良打儿时起就爱唱爱跳,就连放牛途中从竹林里随手掰来的带虫眼的竹管,居然也被他吹出了好听的调子,这让李汉良欣喜不已,也有了他后来对竹笛和二胡的改造和制作。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李汉良,原本是有机会学医从医的,然而造化弄人,“文革”时期,就在他在贡山县“红医班”学习期间,随着任课教师不间断的“下放”,他的从医之路从此被阻断,尽管后来因为医术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而当上乡村医生,但遗憾却一直伴随着她。

农业学大寨”时,村里成立了农村青年专业队,繁重的劳作,需要一种大家都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排遣。作为队里唯一能吹笛子的人,李汉良自然成了随后组建的文艺队骨干,并迅速担任文艺队队长,而一个叫董国华的人,也在那个时期走进了李汉良的生活并影响了他整整一生。

李汉良担任文艺队队长期间,意外结识了县文化馆非遗保护项目工作人员董国华。看到李汉良如此醉心于怒族民歌,董国华便有意识地邀请他一同下乡收集怒族民间音乐,创世歌、火塘调、老人调、巫师调等传统怒族民歌,便是李汉良在跟随董国华下乡时接触到的,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收集整理中,李汉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些带着浓重生活气息的调子,他暗下决心,这辈子,除为乡亲治病外,一定要记录、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东西,因为他认定,自己骨子里离不开这些东西。

谈起青年时期的经历,李汉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自创并在2003年获得怒族“仙女节”民歌大赛一等奖的歌曲《日夜向往丙中洛》。

收集民歌   创作民歌

        “那些年,虽然形势紧张,各种各样的运动把人整得人心惶惶,但我还是喜欢唱歌,唱我们怒族自己的老歌,高兴时唱,不高兴时也唱,嗓子拉开,唱出去,就特别舒坦。一个人出诊时,路上寂寞也唱歌,有时候人家还会围过来听我唱歌。”李汉良向记者讲述他这四五十年来的事情,那些年,周边的群众就已知道,双拉村有一个叫李汉良的人山歌唱得特别好,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将挂在嘴边随口哼哼的淳朴如脚下泥土的民歌唱到了双拉村以外的大舞台上。

外出巡诊的经历,也为李汉良收集怒族民歌提供了方便。“那时候,只要下村巡诊,诊疗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跟当地群众了解和怒族传统民歌有关的事,只要一听说村里哪个老人会唱传统调子,我就是不吃饭也要找到他,并把那些歌记录下来,当场谱曲。”具备一定的音乐底子,让李汉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怒族民歌最纯正的唱法。只可惜,那些凝聚着他心血的民歌记录本,在后来别人辗转的借阅中逐渐遗失,这成了李汉良心中永远的痛。

民歌收集得多了、唱得多了,李汉良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何不尝试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呢?想法一出来,李汉良便坐不住了,他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第一首歌出来时,虽然幼稚,但得到了董国华老师和乡亲们的肯定和支持,这让我对创作怒族民歌更有信心了。”李汉良说。这之后,他借鉴此前收集到的怒族古歌,陆续创作了一些怒族歌曲。天道酬勤,这些年,李汉良创作了《怒族的嫁妆》《裁缝姑娘》《远方的客人》《日夜向往丙中洛》《孔雀舞》《赶乌鸦》《梳头舞》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孔雀舞》和《赶乌鸦》分别荣获全州第六届、第十一届乡级农民文艺汇演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艺节目创作奖和一等奖,《日夜向往丙中洛》荣获2003年怒族“仙女节”民歌大赛一等奖。

最让李汉良受用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那几年,由县文化局牵头,我们村的文艺队到全县各乡镇表演,老百姓相当喜欢,我们到哪里,哪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我创作的《猴年祝喜酒》还获得了州里民歌创作表演的一等奖。”说起往事,李汉良甚感欣慰,而长期带队下乡进村巡回义务演出,将党的惠民政策融在歌舞中传递到群众中间的新颖做法,又让李汉良在民间有着很高的人气,2008年,省文化厅授予他的文艺队“云南边境地区农村业余文艺队先进演出队”荣誉称号。

一张张泛黄但被精心保存的证书,看得出老人对荣誉的珍视。这位来自乡野的农民,自举办怒族“仙女节”活动以来便年年活跃在这舞台上,主持祭祀、带队演出、演唱弹奏,成为节日里不老的明星。往后的日子,李汉良有了更多文艺汇演或比赛的机会,将怒族民歌唱到了州府,参加了州里举办的各类民歌创作大赛,参加的演出和比赛越多,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越多,积累的人气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李汉良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民间音乐艺人”。

唱响民歌,传承民歌

2015年,卸下乡村医生一职的李汉良比以往更忙了。同年8月,李汉良应州旅发委邀请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怒江展馆向世界各国友人展示了怒族民族民间文化,淳朴的歌喉、精湛的表演,引得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与他合影。期间,在我州举行的答谢中外媒体记者晚宴上,李汉良表演的怒族民间歌舞再一次惊艳了记者和来宾,表演结束时,他们纷纷走向李汉良,向他了解怒族以及怒族的民俗,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到怒江看看,领略大峡谷别样的风景。

还是2015年10月,李汉良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国社科院关于怒族语言文化保护项目的活动,在完成活动内容的同时,李汉良以自己独特的表演,向首都人民宣传了家乡怒江。

认识李汉良的人如今都说他是“大红人”,整天在外面风光无限,但在李汉良看来,自己依旧是那个喜欢唱怒族民歌的山里人,这些年,除了参加演出外,余下的时间,他都是在村里,带着喜欢怒族民歌的村民,教他们唱怒族传统民歌。“一想到现在会唱怒族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我心里还是有些难过,我们怒族民歌独有的味道应该传承下去。”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李汉良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隐忧。

和其他地方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做法一样,双拉村也有怒族民间文化传习所,李汉良个人还出资3700元,收藏了一批怒族传统生产生活工具放在传习所内供村民和外来游客参观,然而,传习所与村民文化活动室共用的现状,让文物丢失成为普遍现象。李汉良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尽快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传习所,从而更好地保护怒族民间文化。

尽管目前师从李汉良的学员不下百人,尽管26岁的女儿李丽萍长期以来也“女承父业”,在接任村医的同时跟着父亲学唱传统怒族民歌,然而李汉良却有着自己的担忧,担忧流行歌曲的冲击会造成怒族传统民歌的失传,因而,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两个愿望。“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民歌能进课堂,有机会让那些爱好唱歌的孩子认识民歌,喜欢民歌,传唱民歌。其次,我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我们从深山里收集到的那些快要失传的曲调和歌词制作成光碟,让怒族民歌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保存和传承下来。”离开双拉村时,李汉良的话,又一次在记者耳边响起。

记者感言

在流行音乐至上的今天,李汉良却一直用他独有的嗓音、独有的弹奏方式和独有的情怀唱着原汁原味的怒族传统民歌,唱给自己听、唱给喜欢民歌的人听,从小村落唱到了更大的舞台,几十年如一日,真情、执着,歌声动人,精神感人。

作为非遗传承人,在歌唱之外,李汉良一直保持着他那份质朴与平凡。生活中,他是村医,是农民,生活在最基层。他喜欢周围的人听他唱歌,喜欢那种在群众中间、在泥土里的感觉。这,正应了一句话——扎根生活的民歌才能唱出最乡土的原汁原味。或许,这也是李汉良和他的怒族传统民歌能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