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乌鲁木齐12月8日讯 (记者刘枫)从塔里木油田获悉:本月初,位于阿克苏新和县境内的英买力输气站压缩机成功投运,标志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网和西气东输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使供气配输趋于科学灵活,让清洁能源惠及更多的当地群众。

10.12.2014  21:44

援疆网讯 (记者 王世英) 如今,行走在克州各地的校园,眼前的变化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师资力量的壮大,这些变化为克州的教育事业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一年的援疆工作中,江苏省选派了18名援疆教师分别在阿图什市、阿合奇县、乌恰县任教。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引领下,江苏援疆干部人才紧扣主题,紧抓契机,突出重点,以“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建立大密度、多层次的教育对口支援体系,增强克州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国家的扶持和援疆省市的帮助下,克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硬件和内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加强中小学办学内涵的建设,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年以来,援疆干部人才从学前教育下手,通过调研近20所幼儿园,初步形成了《克州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方案》,下半年开始实施,力争用三年的时间让克州幼儿园的办学水平达到一类园。

为了有效发挥教师援疆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提高克州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援疆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举行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据了解,昆山工作组要求至少每名教师要带好两名徒弟,每人负责一门学科,对本学科新教师进行培训。昆山工作组以教学科研为平台,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立项课题《克州小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及特长培训实践研究》,同时通过公开课研讨和送课下乡等形式,将援疆教师的教学引领功能由点到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1月14日这天,在乌恰县实验中学,一堂江苏援疆教师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正在进行中,来自常州、无锡、昆山的援疆教师用准确的语言、巧妙的课堂设计讲授教学示范课,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音乐、体育。乌恰县实验中学的两位语文和英语教师在常州援疆教师的指导下,也主动报名与昆山援疆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三县一市近百名教师参与。

无锡市一中教师魏劬正告诉记者,通过这样一个研讨交流平台,希望可以集合江苏省援疆教师的力量,将援疆教师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起到全面示范与引领作用,把教学技术传授给克州的教师,最大限度为克州教育做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克州教育发展水平,特别是双语教育水平,江苏对口援疆将提升师资力量作为关键环节,在援疆规划中安排充足的资金保证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实施。今年6月,委托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举办克州中小学优秀校长培训班、青年骨干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班,共组织选派60名校长、书记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今年,江苏继续加大对克州的教育援疆力度,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和双语教育,新增1.3亿元援疆资金用于加大克州职业教育投入。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立足克州实际,继续实施江苏三个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支援克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专业建设,每个专业选派4名教师到江苏三个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一个学期,并选派了江苏相关专业10位教师到克州职校来指导。

相关新闻

对口援疆助阿合奇光景无边新 日子别样红

阿合奇12月8日讯 通讯员徐晓丽报道: 自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无锡对口援建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集中主要力量,安排援助资金,列出援助项目,倾力改善阿合奇县各族群众生活条件。

关注民生,安居又富民。以2009年被纳入阿合奇县新城建设的无锡新村项目为样板,切实为牧民减负,共建97套194户富民安居房,房子单户造价1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5万元,农牧民自筹10万元)。96%以上的购房农牧民已交清房款并办理入住手续。配合落实安居富民政策的同时,新村实现了八通(水、路、气、电、暖、电视、路灯、公交),八有(有一站式服务中心、警务室、卫生室、爱心超市、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室、集体收入),八集中(小康新村集中规划、住房标准集中建设、公共资源集中配置、绿化美化集中开展、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牲畜家禽集中养殖、民情民生集中保障、服务管理集中跟进)。

据了解,2011至2014年,无锡市共投入资金补助建设安居富民房1950户,定居兴牧房1800户。切实推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了阿合奇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使各乡(镇)场投身到温室大棚、特色林果、畜禽养殖等经济建设中,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之中,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种树留人,“输血”变“造血”。在援助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投向基层,建成了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无锡援疆工作组把干部、人才支持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和支教、支医、支农等多种形式支援阿合奇县,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训和培养,一批批专家学者的柔性援疆,使阿合奇县在城市经营、项目管理、职业技能技术等方面迸发出了新的思路。今年以来,柔性(银发)援疆项目的顺利实施,已在教育、卫生、社保、水利等各领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3名,在县累计工作时间近20个月,使阿合奇县初步实现了从 “援疆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