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入学的这些政策要清楚

27.04.2016  11:18
落户时间影响入学么?流动人口子女怎么入学?择校生入学有哪些影响?家有儿女小升初

  这些政策要清楚

        小升初虽然8月份才开始录取,但每年5月份,就已经有家长开始为孩子小升初做准备了。对此,记者就小升初过程中家长有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麻烦,一一盘点,帮助家长避开所有小升初的问题。当年落户就能按学区入学         在《乌鲁木齐市初中招生规定》中明确提出,乌鲁木齐市常住户户籍在当年6月1日前迁入,按学区分配。         也就是说,不论房子是哪一年买的,只要孩子入学当年6月1日前办理了落户手续,到时就可以拿着户口本、房产证等有效证件原件,登记入学。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现在,如果买房是期房,承诺在入学当年6月之前完工,之后可办理入住、户口迁移手续。然而,落户需要时间,所以提醒家长,最好能提前一年开始准备落户手续。         在采访过程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往年都遇到过办理落户手续后,一直处于等待审批状态,拿到新户口的时间已经据规定截止时间推迟了1天或者2天,这样就不能按照新落户地的学区进行入学。         部分读者认为,只要有了房产证,是否落户已经不重要。这又进入另一误区,学区房入学,必须在首府有户口。         周女士是外来务工人员,并且在首府已经买了房子,女儿的户口一直在老家四川没有迁过来,周女士认为,只要有房产证,就可以被分配学区。         针对此现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非户口和房产证信息配套统一,才可以办理学区内入学,否则仍然按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办理。学区入学注意三个条件         房产商经常打着“学区房”的噱头卖房子,其实,每个房子都有对应的学区。而能根据学区分配学校的,是首府常住人口子女。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在这里落户。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有学区可依的呢?         根据《规定》,初中招生工作以小学毕业生的实际居住地为依据,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按照初中招生学校的学区进行分配录取。         首先,要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必须与父(母)或合法监护人同一户籍,户主必须是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实际居住所持房产证(或购房协议、房产部门出具的房产证明)的户址必须与户籍相一致。自2014年起,同一户籍和地址三年之内只能有一名学生享受本学区就近入学政策(含符合政策多子女)。         另外,租住房屋的本市户口子女,需提供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租赁合同,所租住房屋应为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唯一居住地。         小学毕业生与父(母)或合法监护人无住房,搭住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未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分户,且户籍中注明小学毕业生为世居,没有迁入迁出的记录,户主为祖父母(外祖父母),该住址为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唯一居住地,并出具相关的证明。         有了以上三个条件,学生就能按照学区入学。所以,户口,是学区入学的基本条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这么办         每年,首府小升初学生约3万余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占近一半。他们不按照学区入学,有着自己的入学流程。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在辖区内指定学校安排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         也就是说,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需要带着相关证件,根据住地辖区内的学区是否有空额决定能否在其学校入学,如果没有空额,就要重新分配学校。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制定了专门的“入学程序”。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要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首先,家长要提出申请。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要求到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需按规定持父母及子女本人的户籍证明、父母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父母双方的有效居住证、房屋居住租赁合同、法定监护人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向暂住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其次,开具就读登记证明。街道办事处每年6月对符合就读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开具就读登记证明。         最后,联系就读学校。流动人口应持就读登记等有关证明,非小学一年级学生还应出具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习证明或转学证,到暂住地所在区指定的国办中小学校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         市教育局局长刘剑表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其他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学校对入学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要建立学籍档案,纳入学生正式学籍档案管理,享受参与各种活动和评优评先。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也已纳入乌鲁木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对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各区县教育局负责相对就近安排在指定的国办中小学校就学,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应减免应收课本费。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以满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需要的学校,市区(县)两级财政对接收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侥幸“搭户”会被打回“原籍”         所谓“搭户”,就是孩子的户口落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的户口本上,爸爸妈妈单独户口,或者全家人在一个户口本上,而父母有自己的住所。此类情况被称为“非世居搭户”,孩子入学不能进入祖父母(外祖父母)户口、房产证所对应的学区。         入学前,区县教育局要核对每个孩子的相关资料,户口本、房产证信息全部都要一致,否则就要被清退。而这时,如果再想回到原来的学区,就要看学校是否招满,如果招满,那只能安排就近入学。         市教育局局长刘剑说,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学区在热点学校,越是这样的,我们查得越严格,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最后损失的可能就是自己。         但同时,“世居搭户”却是完全可以的。         根据《招生规定》要求,初中招生以小学毕业生的实际居住地为依据,具有乌鲁木齐市常住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必须与父(母)或合法监护人同一户籍,户主必须是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实际居住地所持房产证(或购房协议、房产部门出具的房产证明)的户址必须与户籍一致。         但如果孩子、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住在一起,户口没有迁入或者迁出的记录,并且孩子的父母没有自己的住房,同时持有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这种情况,孩子可以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所在的学区入学。择校生不享受“保推生”政策         初中毕业时,学校会有保送生、推荐生政策。这是针对没有择校,且成绩优异的学生专门设定的政策。         根据2015年数据,保推生计划占一批次普通高中学校计划内招生数的50%,其中保送生占35%,推荐生占15%,保推生中考录取成绩,达到报考学校一批次控制最低分数线,就能被保推学校录取;享受保推生政策的考生,应具有本市3年(含3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学区就近入学、有连续3年完整学籍档案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其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应为A等。         小升初时,部分家长通过各种手段给孩子择校,但家长却没有注意到,如果择校了,保推生政策就与其无关了。         “部分家长可能认为,只要孩子进入热点初中,必定能考入重点高中。但其实三年后,不择校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可能性,要比择校孩子考入重点高中轻松很多。”刘剑说。         刘剑解释说,每所初中学校都会分配保推生名额,一批次录取名额中的一半被保推生占据,也就是说,其余学生要竞争剩余50%的一批次学校录取名额,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更大的一次考验。另外,保推生名额逐年增加,如果你是一位没有择校的保送生,在普通初中成绩排在年级前列,你就有可能用达到一批次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进入你所填报的学校。这个学校有可能是市1中,也有可能是市8中。但如果你在热点学校就读,参与中考,根据近年数据,这两所学校中考分数线全部接近700分,甚至超过700分。这个难度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