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援疆培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6.11.2015  13:55
    近日,来自昭苏县各乡镇场县级、州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各界的民间艺人,共70余人汇聚在昭苏县委党校参加专题辅导、交流传授演艺技能。

  根据泰州干部人才援疆项目计划安排,这里正在举办为期5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旨在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昭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昭苏县文体局负责人介绍,昭苏县是具有丰富文化及传统的地区之一。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了解,逐步认识到保护不是目的,传承才能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卓力德拜·吉尔哈力拜出席开班仪式时指出,要通过培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法规与传承知识,促进传承人相互交流,激发传承人保护和传承热情,积极推动昭苏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昭苏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

  据了解,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昭苏县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目前,蒙古族的《江格尔》、《厄鲁特蒙古长调民歌》两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新疆厄鲁特蒙古民间故事》,《哈萨克族吐沙欧凯赛尔(学步礼)》等8个项目被列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