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县 今朝小康城

24.08.2021  18:33

盖提县的航拍图。 央广网发   央广网麦盖提8月20日消息(记者 赵秀娟 通讯员  潘彦云  尔志毅  )新疆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面环沙,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曾常年饱受风沙的侵扰。从2012年开始,该县全面打响“风沙阻击战”,近10年鏖战,沙漠边缘崛起了47万亩生态林,一片绿洲护佑着苍生黎民。百年沧海桑田,百年风雨征程。在党的十八大后,麦盖提县各项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一揽子富民政策精准落地,2020年1月24日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20年底,该县生产总值达到63.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接近1.4万元。

  

麦盖提县南网社区。 央广网发

   宜居宜业  苦涩终成往事

  仲夏时节,漫步在麦盖提县南网大道的柏油马路上,一排排随风摇曳的梧桐映着马路两旁的园艺花卉,绿红交相辉映,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南网大道是近年来新修道路,也是麦盖提县脱贫攻坚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2015年,南网大道刚刚修好,路两侧没有绿化带,更没有园艺花卉,部分路段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仅仅6年时间,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沿路的绿化好了,路两旁的建筑群也拔地而起。南网大道的变化只是麦盖提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饮水问题也曾是麦盖提各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末,居民们还普遍喝着井水,个别偏远村甚至喝涝坝水、咸井水,不管农村还是城市,不但面临苦水的困扰,还时常闹“水荒”。如今,苦涩终成往事,人人喝上了甘甜清冽的自来水,自来水管网已覆盖到每个乡村。

  说起麦盖提的饮食变化,刀郎社区居民赛买提·库完有感而言:“小时候,天天盼着过节能吃上一顿可口的牛羊肉。而现在,只要你想吃,牛羊肉随时买,口袋有钱,没什么可担心的。

  脱贫攻坚工作直接体现在乡村人居环境和百姓精气神的变化,安居房取代土坯房,环境卫生从过去的垃圾乱扔、杂物乱堆乱放、粪污乱排到现在的杂物有序堆放,院落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夜晚,太阳能路灯照得人心透亮,每个村的显眼处都放置了垃圾回收箱,分类投放、回收利用,环保节约意识悄然走进乡村。

  

  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建设中的一瞬间。 央广网发

   生态立县 美丽近在咫尺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久居大漠边缘的麦盖提人对沙的记忆尤为深刻。该县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79岁的村民阿布拉·艾买提对沙的惧怕可谓刻骨铭心,以前每当沙漠起风,即便关紧门窗,沙子还是无孔不入,锅里碗里全是沙子。风停后,先用力推开被沙子堵上的门,然后再清扫无处不在的沙子。他说:“从爷爷那辈起,我们已经搬了4次家。叶尔羌河原来从家门口流过,多次改道后,人畜都没水吃了,就只能搬家。

  风沙,不但成了麦盖提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成了制约百姓生存的“魔咒”。是继续逃离这块伤心之地,还是“绝地反击”?面对沙进人退的窘况,麦盖提人选择了植树造林,保护家园。

  2012年,麦盖提县委、县人民政府经过精心谋划、科学选址,确定了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规划,总规划造林面积100万亩,南北横跨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种下一棵树,拦下万粒沙。每当春秋植树季节,平均每天有两三万人参与植树造林。打井、外运基质土、拌农家肥,承包到人、悉心管护,今年栽,来年补,誓与沙海夺绿色。经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麦盖提县沙尘天气由2010年的106天减少到现在的40天;年降雨量由2010年的53.6毫米增加到现在的109.6毫米。

  

  麦盖提县肉苁蓉产业基地,村民怀抱丰收的肉苁蓉。 央广网发

  麦盖提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不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播绿47万亩,而且做到了“点沙成金”,积极探索在沙漠里种植红枣、沙棘、枸杞、葡萄、开心果、金银花、黑莓、牧草等各种经济型苗木。2016年,麦盖提县建成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肉苁蓉(大芸)产业基地,亩均效益可达2000元,经济效益成效显著,目前,肉苁蓉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同时,生态林还使700余名困难群众端稳了“铁饭碗”,防火防砍伐,日常管护,他们干得很起劲。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挡住风沙、发展产业、引来游客、带动经济,真正意义的将沙漠变成了“金山银山”。

   产业强县 幸福就在身边

  新中国成立初期,麦盖提县是一个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贫困县。农业刚刚起步,工业几乎为零。即使进入80年代,干部职工人均年收入也不足1200元,农民在温饱线边缘徘徊。

  

麦盖提县的红枣产业。 央广网发

  7月28日,在麦盖提县央塔克乡东方红村红枣丰产园,48岁的管理员买买提江·肉孜望着千亩枣园高兴地说:“今年红枣长势不错,如果不出意外,收入将大幅提升。

  买买提江记得上小学时,家里后院种植了几棵红枣树,红枣熟了随手摘几颗尝尝,根本没想到红枣会产生经济效益。后来听村里的技术员讲,种植红枣能挣钱,村民才开始成片种植。种植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挂果率不高,行情不好,几番折腾,村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麦盖提县土地肥沃,是种植红枣的理想地,不能让百姓守着“金果果”受穷。该县大力开展生态造林的同时,积极培育红枣产业,不到10年,发展特色林果82万亩,其中红枣种植面积56万亩。2020年,全县红枣总产量26.24万吨,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5000元以上,不起眼的红枣摇身变成了百姓致富的“金果果”。

  2018年9月,恒大集团斥资5亿元援建麦盖提县安格斯肉牛产业基地,先后建成7个养牛场,采购能繁殖的母牛1.5万头,引进龙头企业运营管理,采取“龙头企业+养殖基地+村委会+贫困户”运营模式,全力推动安格斯肉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该县的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因肉牛引进得到优化、调整。目前,麦盖提县存栏安格斯肉牛3.1万头,参与持股的161个村(社区)养殖户每年累计分红近2000万元。

  与红枣种植、肉牛养殖同步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还有东城工业园区、西城工业园区、种植养殖合作社、电商+等项目。110个合作社直接间接带动近万人就业,遍布乡村的94个电商站效应持续放大,“刀郎土瓜”搭乘电商顺风车卖出了好价钱,麦盖提蜂蜜、红枣、刀郎画等成为电商销售的新宠。与此同时,文旅业激活麦盖提发展的“一江春水”,该县深度发掘县域文化旅游内涵,做好“文旅繁荣”和“春风化雨”两篇文章,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旅融合成果,多渠道、多元素、全方位织密百姓的幸福网。

  

麦盖提县葡萄架下的欢乐。 央广网发

  昔日贫困县,今朝小康城。一代又一代麦盖提人用苦干实干拼命干,实现了城市由小变大、实力由弱变强、百姓由穷变富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新起点,在两个100年的交汇期,麦盖提人民正以时不我待、担当作为的勇气和智慧,奋力谱写天蓝水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人民富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时代壮美画卷。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