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从源头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02.02.2017  15:23

  近日,国家农业部命名全国107个县(市)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昌吉市成为全疆(含兵团)4个县(市)之一。昌吉市获此殊荣,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从源头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昌吉州牢牢把住生产和销售源头关,不断完善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实行“零容忍”,扶持创建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品质过硬的绿色品牌,“三品一标”建设与标准化示范、农产品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疆前列,从而编织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网”。

  从地头上抓源头治理

  “老百姓不再对鲜菜敬而远之了,这两年鲜菜好卖多了。我拉这车芹菜、菠菜、生菜和韭菜到下午五点就能卖完。”1月13日,记者在昌吉市岐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采访时,贩菜的刘先生聊起卖菜的话题,发出这样的感慨。

  曾几何时,买回家的鲜菜放一两天就烂掉了,不少市民无奈只好买些土豆白菜和萝卜等根茎类蔬菜食用。究其原因,蔬菜农药、化肥残留超标,新鲜蔬菜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好看不好吃,还危害人们健康,一直为老百姓所诟病。

  “早在10年前,昌吉州就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到目前初步建立健全监管、检测、执法、标准化生产等工作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用、可复制的监管模式,努力打造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样板区。”昌吉州农业局副调研员李宾舰自豪地说。

  民以食为天。昌吉州从种植环节开始,狠抓源头治理,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这几年,昌吉市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加强农业源头污染防治,实施化肥零增长。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对昌吉市农业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土壤、大气、水质等各种环境要素,均符合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组织专家编制了《昌吉市31种瓜果蔬菜绿色种植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标准公布实施,重点大力推广粘虫板、灭虫灯、高效低度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技术运用。2015年以来,已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7个,示范区面积6.3万亩,全市绿色防控面积40万亩,占总防控面积的42.2%。

  食以安为先。昌吉州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全州打造“五有”现代农业示范园30个,以此为示范,全州绿色食品基地已达到142.8万亩。通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全州累计建成牛羊养殖小区232个,挂牌国家、自治区肉牛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9家。在此过程中,昌吉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其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

  几年前,昌吉州制定了“三品一标”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帮助企业及合作社申报“三品一标”产品。截至目前,全州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总数达288个,占全疆总数的21.3%;获标企业、合作社105家,占全疆总数的28%;绿色食品已达121个,占全疆绿色食品的28.8%。

  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堵漏洞

  1月8日,记者在昌吉市华洋广场超市采访,随机抽取了几样商品,在该超市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机上查看到了这些商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以及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2014年,昌吉市启动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目前共有35家企业、农业合作社,140种农产品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了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产品和包装网上二维码追溯制度,全面提升了农业信息化水平。同时,研发的“放心昌吉”手机APP成功上线,市民可通过手机软件查询农产品质量信息,做到质量可追溯,信息可查询。

  食品安全是“”出来的,也是“”出来的。如何将有限的力量前置到前端环节,发挥监管的效能,昌吉州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付诸实践。

  昌吉州着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风险监测、执法检查、技术支撑四大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机构强,监管到村社,检测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州、县8个农产品检测机构列入国家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通过农业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双认证”考核,全州建立了43个乡镇检测室,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达到68名、专业检测人员达到66名、乡镇监管人员126名,构建了依法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这些机构和人员全天候负责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排查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2015年,昌吉州抽检农产品样品27240个,抽检合格率99.2%,抽检范围覆盖了全州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同时,昌吉州大力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近几年先后禁用了14种高风险农药,打造了30个农药化肥“零增长”示范园。畜牧业重点开展“瘦肉精”、抗菌药、畜禽屠宰以及生鲜乳专项整治,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昌吉市农业执法大队大队长潘斌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在生产环节的监管仍然归农业部门负责,进入流通环节后,其监管职能就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为此,昌吉市农业部门与食药部门协调配合,共担重任。他们组织种植户、经营户制定自我约束公约,推行公开向社会承诺制,强化了责任,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问题就是农药残留超标,管住了农药,就抓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牛鼻子”。昌吉市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明确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的种类和标准,以及家畜家禽饲养中使用饲料的配方。同时,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的规定。为强化监管,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昌吉全市216个农资经营店均实行农业投入品登记备案制度,建立进货查验、销货台账和诚实守法经营公开承诺制度,确定3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到监管名录。

  对违法违规行为,昌吉州实行零容忍。2016年,全州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9件,使民众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从点到面,编制舌尖上的安全网

  去年9月,昌吉州向自治区申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为此,昌吉州制定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方案》,以昌吉市为标兵,实施“整州推进、共同创建”计划。力争通过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昌吉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李宾舰介绍,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必须全面提升源头控制能力、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质量追溯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计划到2018年,昌吉州将编制和修订“三品一标”农、林、畜、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80个以上,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50个以上。在“十三五”期间,昌吉州将全力打造一批安全优质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昌吉州绿色食品基地达到300万亩以上,有效使用“三品一标”产品达480个以上。

  昌吉州副州长若曼·塔吾汗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百姓身心健康的大事,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此,昌吉州将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活动,全面强化农产品源头控制、标准化生产、风险防控、质量追溯和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真正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心、放心。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的标准和要求是很高的。李宾舰介绍,昌吉州提出再用一年时间,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三品”认证体系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健全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质量抽检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推广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发展“三品一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蔬菜、瓜果、食用菌作物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三品一标”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力争建成自治区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