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医生“亚克西”

07.11.2014  12:29

援疆网讯 (记者 颜霞)第八批昆山援疆医生在阿图什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以来,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提起援疆医生的医术,患者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昆山医生“亚克西”。

为加强阿图什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改善老百姓就医条件,江苏省昆山市选派一批医疗技术骨干到阿图什市医院,通过传授技术、协助管理、培养人才、资金投入,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

家住阿图什市阿扎克乡的农民买买提明·玉素甫突发腹痛,辗转多家医院,未见好转。“去市医院,听说那里来了一批昆山大医院的专家,水平很高。”他说,经朋友介绍找到了黄永刚医生,经诊断,患者为双侧疝气嵌顿,医生会诊决定立即实施手术。实施常规疝气修补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痛苦大,斑痕长,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术后并发症易增加,黄永刚医生立即组织全体外科医师进行病例讨论,经过慎重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和计划,手术顺利完成,取得成功。同时也开创了当地医院双侧疝气微创手术的历史先河。

9月20日,阿图什市医院外科病区,买买提明·玉素甫紧握黄永刚的手,送上锦旗,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谢谢援疆专家,是您高超的技术救了我。

昆山市中医院援疆医生、阿图什市医院副院长封以生告诉记者:“昆山援疆医疗专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先进技术项目,实施“1+X”帮扶模式,为受援医院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实现专业引领。即1个援疆医生帮扶2名以上的本科室的青年医生掌握先进的业务技术,为当地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业务骨干和紧缺型专业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技术提升,拓展昆山——阿图什援助内涵,今年安排21人到昆山进修,重点学习临床中的核心技术和诊疗规范,首次7名临床医护人员已完成在昆山进修,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还安排昆山市中医院检验科主任来疆对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输血科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

新一轮援疆除了医疗技术援疆之外,对预防等更加看重,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有了明显加强,支持阿图什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州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配置。第八批卫生援疆干部中,除了治疗患者,还肩负着推进所在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重任。

昆山援疆专家千方百计为当地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昆山医疗队经常下乡到边远农村,开展了“援疆情·送医下乡”义诊活动,看望村里的农牧民,为他们免费看病,送医送药,深受农牧民的好评。半年时间里,他们的脚步走遍了阿图什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医疗队成员深入到乡卫生院各个病房,与卫生院的医生一同查房,进行临床指导和疑难病例讨论,规范查房流程;与医护人员一同分析住院病历,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深入了解乡镇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援疆政策;开展义诊活动。每到一处,专家前都围满了前来就诊的群众,专家们认真地为每一位群众诊治,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并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半年来,医疗队下乡义诊群众1500人,免费发放药品近万元。

昆山援疆医生进疆以来开创了多个“技术第一”:第一台腔镜胆囊切除术、第一次使用呼吸机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第一次开展急诊微创探查手术、第一次多科协作抢救多器官衰竭患者。目前,普外科开展手术80台,开展腔镜疝气手术填补克州地区的空白,完成胃大部切除手术一例。妇产科开展手术70台,成功抢救产妇大出血休克患者,心内科,呼吸科,外科和急诊科等多科联合抢救危重患者近百例,援疆医生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市民口中成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