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花果产业看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08.05.2015  18:44

  无花果起源于波斯、小亚细亚一 带,人类栽培无花果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我国的无花果是古代通 过丝绸之路引进的,属于古代丝绸之路努 济带的文明成果,已有1000年左右的栽培史,但是时至今日,无花果几乎从不出现在果树学教科书中。这是因为它从来不是一个产业,它大多时候还只是人们房前屋后的庭院植被,可能就是给别人邻雇 分一分,尝一尝,创造不了真正的价值,还没有形成商品属性。那么如何使无花果从庭院走向产业呢?

  从庭院到产业——创新的动力市场的拉力

  新产业的形成首要原因是市场的拉力,即市场的需要。形成无花果产业的市场拉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对新水果的需求。当人们经济收入高了以后,苹果、梨、橘子、香蕉等普通水果吃烦腻了,自然就想吃点新鲜的。

  二是生活方式改变所产生的机遇。对新水果的需求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千百年来,人都是一个运动型的动物,需要不断地劳动去创造食物;而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变成一个城镇化的动物了,大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久而久之身体就发生了不适,所以出现了便秘、痔疮、近视等等健康问题。而几千年来自然进化对人的设计原本不是让人成天坐着的,人本来应该天天去找食物、吃杂粮。但是突然之间,人类一天要坐八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使得人类的进化赶不上生活的变化,而这些新水果能够对身体大有裨益。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蓝莓。人类眼睛 本来是用来看远处的,而现在每天盯着电 脑、手机,所以现在近视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蓝莓对眼睛极有好处,那么自然而言,它就将成为适应新生活方式的水果。类似的还有猕猴桃、石榴、巴旦木,所以 这些水果慢慢地从房前屋后走出,形成了生产、销售、加工完整的新产业。

  三是对品质的重新定义。面对新变化,市场对品质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过去的好品质要求糖越高越好,而现在发生了变化。笔者团队在前几年做了葡萄的消费者测评,我们发现大概有10%左右的消费者开始抱怨葡萄过甜。现在人们吃水果已经并不追求甜了,更多的是新鲜感等一些主观感觉的东西,比如人们开始喜欢在冬天吃草莓等等。

  果树产业的压力

  其一,大宗水果的过剩。近年来,大宗水果过剩已经成为常态。2014年葡萄、苹果等大宗水果不仅鲜果难卖,酿造的葡萄酒、苹果汁等市场销售也并不乐观。

  其二,果树本身受新生产方式的限制。水果产业一般都需要较长的培育期,投资回收时间相对较长。日光温室大棚是缩短生产周期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大宗水果往往树犁较大,难以适应温室生长,但是新型的水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比如樱桃等这些树体比较小,丰产性比较好,结果比 较快,投资回收也比较快。

  现代物、工、信息技术

现代物流、加工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也是促使无花果产业化的积极素。无花果的一大缺憾是保存时间短,但是笔者认为也不必过于强调这一点。以草莓产业发展为例,在几十年前,草莓的保存期也仅仅是几天,但是现在呢,即使是在冬天我们也能够吃到从南方运来的非常便宜、新鲜的草莓。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大概在80年代的时候,北方地区很难吃到荔枝,而现在一些非常好的品种如糯米荔等原先被认为特别不耐储藏的品种,也通过现代冷链物流系统来到了普通人家的餐桌。这些都为无花果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也给国内果业带来了国际市场的冲击。以车厘子为例,随着“新丝绸之路”的“一路一带”,土耳其车厘子可能将会很快进入到中国市场。这与南非进口反季节车厘子不同,一旦政策放开,土耳其便宜的车厘子将会大量涌入国内。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国内没有优势,虽然进口车厘子非常好看,但是口感较差,新鲜感不够,相信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树种的本质决定产业创新的可能

  果业的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奇思妙想,树种的本质决定了 产业创新成功与否,产业发展要求一定能 规模经济和价值链的闭环。

  首先,没有规模就形不成产业,果树的栽培规模要具有扩大的可能眭。比如,在 北京地区想种蓝莓就非常难,因为这里的 土壤就是碱性的,而蓝莓需要的是酸性土 壤,所以要在北京做成蓝莓产业就非常难。

  其次,具有鲜食、休闲、健康、餐饮 等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潜力,及加工等附 属产业的支撑。前几年,市场上疯炒过一阵盖果,但是盖果到现在也没发展起来,为什么?果实不太好吃,没有深加工价值,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再多的政策引导、市场营销也无济于事。

  第三,城市经济的支撑。中国的农业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实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之下,农村产业发展必须依赖城市经济,城市对农业产业支撑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只有与城市经济相结合起来,新产业才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无花果为什么能形成一个产业

  无花果为什么能形成产业?首先,第一个无花果栽培比较容易形成规模。无花果栽培管理容易,非常耐寒,抗病、抗虫,基本上无需施肥打药,品种多样,丰产性较好,在设施栽培中亩产能够达到八千斤左右。其次,无花果营养价值高,含有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被誉为“21世纪入类健康的守护神”,是 第四代水果。第三,无花果鲜食与加工潜力大。无花果鲜食非常好吃,含糖量从百分之十四五一直可以到二十几,并且与其他水果相比,它含酸量低,适口性非常好;它的加工潜力巨大,形成了从初加工的果 脯、巧克力及香皂等日化产品,到深加工的医药添加剂、生物肥料、高档食品辅料等的完整产业链。第四,无花果文化内涵丰富,具备新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新产业的形成,必须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无花果可谓是“世界第二性感水果”,因为亚 当和夏娃的原因,苹果无疑是最性感的水果,而无果花的叶子则是亚当、夏娃最早的衣衫。所以如果大家去看欧洲雕像的话,有很多都运用了无花果叶子的形象。此外,无花果还具有地中海饮食文化的底蕴。在地中海地区,因为无花果膳食纤维、花青素含量非常高,已经成为欧洲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所以这就是无花果营销的 一个线索,具有了时尚生活方式 的支撑。

  无花果产业创新的主要挑战

  无花果作为一种健康果品,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的有机种植。它在新的水果中认识度高,即使很多人没吃过无花果,但大都听说过这种水果,具有市场宣传的基础与优势。它是传统农业与健康、悠闲产业的结合,也能够很好地与国家山地保护、立体综合 环境开发利用结合,是一个非常有前景能 产业。

  但是无花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社会心理距离 远。消费无花果的人群大多是社会最高端阶层,他们时尚、年轻;而生产者则是普通的农户,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匹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可以借鉴葡萄酒行业的经验。比如在葡萄酒胜地的波尔多,存在着一批供销商,他们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会营销,会“讲故事”,能够塑造出产品的高端品质。二是适合集中经营和合作社式分工模式。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很难将产业做大,那些单干了十多年的人经营规模还停留在几十亩地左右 的“小打小闹”阶段。为什么?这是因为他如果不去搞集中经营或合作社分工模式的话,就会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心理距离远的原因,难以实现产业发展的业态。

    无花果产业发展路线图

  首先,发展无花果产业要有合理规划。以无花果果片为例,什么样的果片是最优 的?果皮应该是什么颜色,果瓤应该是什 么颜色?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果片?是否有 专门的鲜食品种、加工品种?产地设定在 哪里?目标市场是哪里?这些都必须做好 规划。
其次,新产业的起点一定要高,从一开始的生产就应该是标准化的。在欧洲现代化的果园基本都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是产业化腾飞的基础。再次,政策引导、支持非常重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生产环节、科研阶段都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国家科技资金也开始支持无花果研究,无花果基础研究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石。

  笔者曾在香港市场上看到日本出产 的新鲜无花果,但却没有发现大陆出产的。希望在业界的努力之下,有朝一日, 国产的无花果能够占领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