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聚财富 小院深处四时春

05.08.2016  01:02

  7月20日下午,和田县拉依喀乡夏普吐鲁艾日克村51岁的吾布力艾散•吾布力卡斯木正忙着喂养他的鸽子。他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典型。2015年,他仅凭庭院经济一项就收入3万元,甚至超过同村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吾布力艾散•吾布力卡斯木家的庭院大,除去居住的房屋和小院落,还有2.4亩的空地。去年以来,他将这块空地充分利用起来,一部分用来养鸽子、养羊,余下的部分种了葡萄、玉米。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小的一方天地经过打理,竟给他家增加了那么多的经济收入。

  在自治区为地区脱贫攻坚提出的措施中,把优势特色农业做起来、强起来是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加大林果业改造力度、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等措施,挖掘效益。据统计,地区农户户均庭院面积在一亩左右,不少农户还远超一亩,只要经营得好,足不出户就能增加收入。

  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地区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规模较大,脱贫难度更大。今年以来,各县市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实际,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把庭院改造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夏普吐鲁艾日克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增收的例子还有不少:45岁的米拉瓦尔•达吾提经营着2.1亩的庭院,他通过种植林果、小麦等,去年增收6万元;44岁的麦提纳斯尔•买吐送家里有1.9亩的庭院,年收入达5万元。别看他们拥有的庭院不大,可为自己带来的实惠真不少。

  和田县以盘活庭院经济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结合农村安居富民、扶贫、改厕、改圈和改水等项目,依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根据百姓意愿,扎实推进庭院改造。农民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规划布局,清理垃圾,用勤劳的双手将自家庭院改造得生机勃勃。

  依托庭院整治推动贫困户发展种、养、游一体多元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各级住村工作组为农民庭院改造出主意、想办法。和田市吐沙拉乡通过“一对一”帮扶结对子,住村工作组、乡镇干部积极联系贫困户,按照庭院经济改造模式,建棚圈、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地区工会住和田市吐沙拉乡加拉勒巴格村工作组把发展庭院经济列入工作计划中,引导村民通过庭院改造,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家庭养殖,增收致富。

  今年年初,村民阿卜杜拉•努日通过庭院改造,在自家庭院里种植了无花果和蔬菜。阿卜杜拉•努日说:“通过庭院改造,院子整洁漂亮了。我还在庭院里种植了各类水果、蔬菜。”全乡有8600多户农民正在进行庭院改造,目前已有6800户完成了庭院改造。

  地区工会住和田市吐沙拉乡加拉勒巴格村工作组组长杨吉波告诉记者,年初他们制定工作计划,打造了半亩地的庭院改造示范点,种植了12种蔬菜,养殖了一些家畜,鼓励村民前来参观;工作组还准备了一部分资金专门对庭院改造好的进行奖励,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民丰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与当前开展的庭院改造有效结合,积极探索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途径。民丰县以扶贫项目为支撑,有效利用庭院闲置土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按照庭院改造“三区分离”的要求,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和发展条件,采取“宜林则林、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宜禽则禽”的原则,根据不同特长,制定不同发展计划,走多元化发展路子。庭院内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发展牛、羊、鸡、鸭等畜牧家禽养殖业,为每户搭建葡萄架,定植葡萄苗和“卡瓦”,种植西瓜、甜瓜、红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和红枣、核桃等精品林果,户均有效利用庭院闲置土地2亩以上,实现庭院空间的充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预计人均可创收5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民丰县为庭院改造配套财政扶贫资金项目7个,总投入2010万元,5532户完成庭院改造,牲畜棚圈建设项目开工达到40%,养殖尼雅黑鸡40万只,牲畜养殖项目在预招标阶段。通过庭院改造,整合闲置土地9820亩。农村庭院实现“三区分离”,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墨玉县加大农民的扶持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拿出500万元,为每个农民解决1万元到3万元小额信贷贴息,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同时,还拿出240万元对建档立卡的农户进行技能培训,让学到技能的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跳出来,发展其它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对符合扶持条件的贫困户,给予6000元至8000元资金扶持。北京援疆项目也对一类贫困户每户补助5000元。像阿不都瓦克•西日甫这样的贫困户就得到1.3万元资金帮扶,对他们脱贫致富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