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遗需要活态传承

02.09.2014  20:32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海风报道)近日,新疆再添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消息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非遗大省”被人们屡屡提及。的确,新疆堪此美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8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668项省级、地县级非遗项目,如此蔚为壮观的“非遗方阵”在全国也属罕见。丰富而独特的非遗项目是这块古老土地的慷慨馈赠,如何保护和传承则是我们的责任。
            非遗的传承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博物馆式的保存,第二类是活态传承。前者是将其束之高阁,只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物证和线索存在。后者是在符合保护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商业化的生产,使这些非遗项目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经济价值。如此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传承,更能使这些非遗项目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依然“活”在当下的生活中。非遗原本就是百姓的创造,活态传承让古老的技艺依然和百姓的生活保持着亲近感,无异于为一棵棵“老树”注入新的生命,让它们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因此也有人称,只有活态传承,非遗才能永远不“死”。尽管新疆的经济发展不及内地,但在这方面的尝试也令人称道。
              新疆和田桑皮纸已有1000年的历史,纸张防虫、拉力强、不易褪色。明清时期,新疆广泛使用桑皮纸,甚至上个世纪40年代,和田的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仍然使用桑皮纸。但是日新月异的现代造纸术还是毫不客气地淘汰了这种粗糙简陋的纸张。和田桑皮纸造纸技艺成为非遗项目后,当地将桑皮纸开发为旅游纪念品,颇受国内外游客欢迎。原本无人问津的古老技艺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学习。现在,和田托提瓦柯桑皮纸国家贸易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性生产保护基地。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更让流传千年古老而独特的造纸术得以存活和传承。
              此外,新疆维吾尔乐器、回族刺绣、和田地毯编织等多项非遗项目也借助活态传承得以传承并被更好地弘扬。但是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以以“产品”的形式再度进入人们的生活。比方说古老的史诗、日渐消失的民间习俗、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它们注定和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是它们同样隐含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是人类精神文化历程中的重要段落,是我们的“根文化”。这部分非遗的传承与经济利益无关,更多地依赖人们普遍的文化自觉。
          “10年前,新疆没几个人知道非遗为何物;现在,几乎家喻户晓。过去,我们去新疆地州(县市)谈非遗保护,没人搭理;现在新疆各地州县市不仅申遗热情高,还争相建立传承中心。”新疆维稳自治区非遗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李季莲道出了新疆人非遗观念的巨变。的确,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唤醒了文化自觉。我们开始拿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
              现在,史诗《玛纳斯》《江格尔》已经出现在中小学校园中,吸引了孩子们参与学习传唱;蒙古族古老演唱方式——呼麦甚至吸引了时尚的年轻人学习传承;哈萨克族民间舞蹈《黑走马》也走进中小学校园,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健身操”。看似表演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精髓却被继承下来。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活态传承。
              尽管,新疆的非遗保护成果引人注目,依然有一些“冷门”的非遗项目面临资金紧张和后继乏人的窘境。发掘这部分非遗在当下的吸引力,让它们不至于被束之高阁,让古老的非遗生机勃勃地“活”下去,仍然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