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6.01.2016  13:00
          2016年新疆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以南疆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和创业就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红山网讯(记者王丽娜) 1月25日,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突出强调了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新疆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十二五”时期,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各项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会议要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立足农牧林结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更加重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链延伸增值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更加重视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多渠道开辟农外增收途径;更加重视推动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更加重视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会议还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区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以南疆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和创业就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会上分组讨论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自治区副主席钱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延伸阅读

  新时期农村工作不讲规模讲效益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工作,自治区党委强调要“五化”同步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突出抓好农民增收问题。

  会议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通过寻求“三农”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新增长点,以保证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开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从农业生产向农业经营转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新要求,新疆结合实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了阐释――从农业生产向农业经营转变,推动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稳粮、减棉、强牧、优果、上特色”是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提升农业结构时,面对消费需求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巴州党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武剑雄认为,这五个词都恰好契合了巴州的农业转变发展。

  “今年自治区会调整150万亩的减棉,巴州肯定是重点地区之一,预计会承担约30万亩左右的数量。”武剑雄表示,发展种植特色产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去年减棉土地并没有完全“消化”掉,加上今年预计会分配的减棉数额,当地政府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配。

  提起巴州,葡萄酒是最先被人想到的词。“目前巴州的酿酒葡萄有23万亩,焉耆盆地有三十余家大小酒庄。为了做好葡萄酒产业,我们正在进行地理标示原产地的认证,预计2016年能通过原产地注册,树立自己的品牌。”武剑雄说。

  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关键

  农民收入既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多条腿”走路。

  新的农村工作会议给出这样的思路――依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效促增收;依靠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市场流通增值促增收;依靠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挖掘农业经营效益促增收;同时,支持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不同的产业形态。

  “米东区主要抓好两大抓手,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二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米东区副区长李艳梅说,围绕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和农村发展问题,米东区欲通过新型的农业主体――农业合作社来提高农民各方面的技能、素质以及带动作用。

  米东区现有专业合作社800多家,目前有30家达到区域级标准,35家达到了市级标准,5家达到国家级标准。“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发展是一个趋势,今后要整合发展,发挥整体的带动效益。”李艳梅解释。

  农民合作社起到了带动作用,受市民青睐的休闲观光农业也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潜力。

  “大家都知道米泉的饭好吃,农家乐起步比较早,但是经营方式是粗放的,档次是初级的,适应未来观光旅游的需要差距还很大。”李艳梅认为,乡村旅游在现代服务业当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目前米东区乡村旅游的规划已经完成。

  在2016年的工作中,米东区将通过新农村的打造来凸显乡村旅游的特色,最终形成南部的山区游、北部的稻香风光游这样一个整体格局。(本报记者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