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少年致信北京“房上将”报喜

01.11.2014  14:32

三个不变”培沃土,帮建结对育幼苗——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是抓根治本的战略之举

2014年8月的一天,刚刚从疏勒“八一爱民学校”毕业的维吾尔族少年米尔扎提,和9个小伙伴相约同返母校。这一天,他们都收到了“疆内初中班”的入学通知书,获得前往乌鲁木齐读初中的宝贵机会。激动兴奋之余,孩子们商量,一定要给北京的“房爷爷”写封报喜信。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感激之情写下这封信,感谢您和总参的叔叔阿姨多年来的关心呵护……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怕吃苦,争取将来能考上北京的大学!

孩子们心中的“房爷爷”,就是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孩子们信中的叔叔阿姨,就是总参驻南疆某部官兵。

这段故事的源头,还得从18年前说起——

1997年初,南疆大地格外寒冷。时任该部政委的麻兰柱,在节前进村走访时,路过驻地托喀依小学。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矮旧的平房、四处透风的窗子、凹凸不平的课桌、取暖用的炉子冒着刺眼呛鼻的烟,一个个被冻得通红的小脸蛋、一双双长满冻疮的小手……这些情景像针一般刺疼着麻兰柱的心。

托喀依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8年的老学校。老师们告诉麻兰柱,每到冬季,许多孩子经常缺课,甚至有的从此辍学。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麻兰柱清醒地意识到,作为驻疆部队,有责任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为群众献真情、做实事。

新春刚过,麻兰柱迅即组织召开该部新年第一次党委会,邀请专家骨干和“老边疆”集思广益。

我到村里去看过,很多娃娃不上学,在家干农活,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成天跟着念经。

孩子不读书,长大没本事、没事干,容易走上歧途。

如果不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

讨论越来越深入,话题越来越聚焦,思路越来越明确。

是啊!这几年,官兵帮村里打井、铺路、架桥,事情虽然没少干,但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村民观念落后、法纪淡薄、生活贫困局面,作用不是特别大。大家讨论认为,还得从教育入手、从孩子抓起。

共识一形成,该部党委当即决定: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校助学、培育孩子从帮建工作中突出出来。其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部领导主动联系托喀依小学,得到校方的热烈回应。不久后,双方就正式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

修葺操场、粉刷教室、安装玻璃、平整道路……官兵们自己动手,像建设营区一样,一砖一瓦改变着学校面貌。派出辅导员、捐赠图书文具和文体器材、资助贫困学生……官兵像对待家人一样,一心一意关爱着这群维吾尔族孩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到官兵要离开时,大家总要专程去学校看看孩子们。新同志到来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托喀依小学结助学对子,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课。

胡杨绿了又黄,官兵来了又走,共建共育的关系代代相传。该部党委从长计议,提出了“三个不变”的工作思路:“形势任务变化,拥政爱民的目标不变;驻守官兵轮换,民族团结的观念不变;班子成员调整,共建共育的责任不变!

2009年,官兵们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全军将在新疆和藏区援建一批“八一爱民学校”。

消息传来,部队立即向上级递交了专题报告,汇报与托喀依小学的共建成果,表达了希望上级帮助改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接受更好教育的强烈愿望。

当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党委决定在疏勒县投入500万元,依托托喀依小学建设一所“八一爱民学校”,由总参驻南疆某部牵头负责承建任务。这一决定,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响应。时任疏勒县委书记的陈泽浦表示:“总参将援建项目放在疏勒县,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关怀。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当作我县的‘一号工程’来落实!

听说要给孩子们建新学校,当地村民奔走相告,“全民总动员”——

新校建设需要平整土地,乡政府组织群众义务劳动。仅调运黄土一项,就节省经费近百万元。施工期间,附近村民自发前往工地,义务帮助清理场地、开挖楼基、转运沙土。

维吾尔族老汉托合提得知新学校扩建配套设施要征用自家部分棉花地时,毫不犹豫地说:“只要巴郎子(孩子)能上好学校,我没意见!

一座占地48亩、建筑面积7690平方米,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运动操场于一体的现代化双语学校拔地而起,解决了困扰周边5个行政村多年的适龄儿童入学难题。

八一爱民学校”开学典礼那一天,校园内外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师生们穿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欢呼雀跃,结伴而来,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天,受总参首长委托,总参某部政委与总参机关同志来学校慰问祝贺,开启了总参驻南疆某部与“八一爱民学校”帮建结对、打造“南疆第一校”的新篇章。

2013年上半年,总参首长在听取总参某部工作汇报时强调,新疆稳定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驻疆部队要切实发挥“三队”作用,搞好与驻地群众和学校的双拥共建工作,为稳疆兴疆做出积极的贡献。2014年6月12日,带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总参党委首长嘱托,总参某部党委派出专项工作组,由政治部主任带队,前去驻疆部队宣讲调研指导。工作组走村入户、实地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高度共识:基层部队坚持“三个不变”,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的帮建结对模式,是贯彻全军要求、创造性开展帮建结对工作的重要实践,思路新、方法活,受益广、意义大,经验可学能学。

很快,他们以专题调研报告的形式,呈报总参党委。总参首长当即批示:“检查调研深入,制定的措施很好,望抓好落实,‘八一爱民学校’的情况可进一步总结。

在上级党委首长的大力推动下,帮建结对已成为新形势下总参某部驻疆部队深化双拥共建工作的新引擎!

不言艰辛耕作苦,愿化春泥护红花——

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掉队,是官兵最大的心愿

这几天,该部副部队长廖长安一时成了“新闻人物”。几乎每个官兵碰见他,都会问起哈尼克孜上户口的事。

维吾尔族少女哈尼克孜是“八一爱民学校”六年级毕业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办理户口,错过了报考“疆内初中班”的机会,将来继续求学都成问题,孩子难过得整日以泪洗面。该部官兵得知情况后,决定援手相助。“老边疆”廖长安主动承担起这个棘手任务。他带着母女俩到公安局咨询相关政策,去医院补办出生证明,到乡派出所协调落户事宜……几天后,当母女俩领到户口簿时,喜极而泣。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该部18年来倾心助学不变的信条。

退休干部徐惠明回忆:“最初就是自发一对一捐资助学,说不清谁是发起者,也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只知道自1997年与托喀依小学共建以来,这一传统从没中断过。

2008年初,年轻军官鲁林接过战友周海峰传来的接力棒。他至今记得第一次到贫困学生木可代色家中送助学金的场景:“木可代色是个孤儿,村里收留她的两位老人,家境也不太好……”当得知又来一位解放军继续帮助孩子时,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扑通跪在地上,反复念叨着“热合麦提(谢谢)”。那一刻,鲁林的眼睛湿润了,他赶忙扶起老人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爱心传下去。第二年,木可代色顺利考上“疆内初中班”。消息传来,鲁林马上拨通周海峰的电话:“老周,你交给的任务,我完成了。

流水的兵,不断的情。鲁林和周海峰的交接,只是该部接力助学的一个缩影。有的贫困生,从上小学到初中毕业,通常会有3到4名官兵参与爱心交接,学校老师形象地称之为“爱心接力棒”。

随着帮建结对的逐步深入,2011年6月,该部决定实施“军心工程”,每年集中捐助一批特困生,每人500元。当年就有38名学生受益。

2013年,该部在上级党委支持下,投入专项资金,设立“前哨奖学金”,每年为品学兼优学生颁发“成才奖”,为贡献突出教师颁发“育才奖”。

捐资助学的大爱情怀,汇成浇灌红花的涓涓细流。该部珍藏着一本记录得满满当当的《军心工程备忘录》:

2013年6月1日,‘军心工程’捐助款项:15000元……

2014年7月10日,需要帮助的孩子:哈尼克孜,六年级,成绩优异,需协助办理户口;伊敏,2013年毕业,‘疆内初中班’一年级学生,家庭困难,需继续资助……

从该部退伍15年、已经是当地知名企业家的老兵毛献伟,仍然念念不忘学校的孩子们。今年8月,他主动找到老部队,提出共同设立“老兵助学基金”,帮助学校解决师资培训、校外交流的资金缺口。“老部队、新战友都在援助孩子,作为从这里走出的一名老兵,更要尽一片心、出一份力!”毛献伟动情地说。

对孩子的爱,对民族的情,已成为官兵心灵深处的情结。爱心不分大小,真情代代传递。官兵们深深知道,孩子有学上,一切就有希望。

真心引领成才路,众手浇开民族花——

把孩子培育成有志有为有用之材,是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

扎根南疆数十年,部队官兵深深感到,用正确的祖国观、国防观、民族观固本育苗,是教育引导维吾尔族孩子爱党爱国、爱军爱疆的长久之计。

校长李春红感慨地说:“这么多年来,部队始终坚持帮助学校开展‘三观’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年来,这支部队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观”助学模式:以“升国旗、唱国歌、举办爱国主题活动”作为祖国观教育的载体,以“少年军校”作为国防观教育的平台,以开展“官兵与师生交流联谊活动”作为民族观教育的窗口,引领帮建结对进入新境界。

每周一上午,“八一爱民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训练有素的小旗手有板有眼地模仿天安门国旗班的程序,迎旗、展旗、升旗,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师生们庄严肃立,爱国心随五星红旗高扬,报国梦伴雄壮国歌激荡。

为训练好学校的小旗手、小乐手,部队专门抽调人员,到学校悉心培训指导,向孩子们宣讲国旗和国歌知识;官兵们出资购置了乐器、队服,帮助学校组建起“军星乐队”。如今,升国旗仪式引人注目,孩子们津津乐道;“军星乐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

学校党支部书记阿卜杜热依木江说,“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比爱情更崇高的情感,就是热爱祖国。举行升国旗仪式,演奏和学唱国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校师生爱党、爱国、爱军、爱疆。

办好“少年军校”,在孩子心灵熔铸国防梦,是部队官兵的特殊情结。

在学校操场上,时常能见到小学生进行队列训练的身影。在稚嫩而响亮的口号声中,一队队身着迷彩服的“娃娃兵”,时而齐步向前,时而跑步行进。在教学楼一层的国防教室里,充满浓厚的求知氛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年轻军官马宏飞,第一次给六年级学生上国防教育课。“马老师,这是什么型号的飞机?”“马老师,你肩上的星星和胸前的一条杠是什么意思?”……

一连串的提问让马宏飞应接不暇。这位北大高材生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们越听越入迷。

副校长阿曼古丽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办‘少年军校’,对我们来说难度不小,是部队帮了大忙!

为了帮助学校办好“少年军校”,部队专门设立了“教官办”,指定官兵担任教官,根据不同年级制定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低年级组织军姿和队列训练;中年级学打军体拳;高年级开设国防教育课、组织“七日小军营”活动。定期组织学生们阅读军事知识读本和国防知识画册,组织制作评比主题手抄报等系列活动……

参加少年军校后,孩子们都有了明显变化。”阿米娜老师感慨地说,“主动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的孩子多了,有的还成了国防宣传员,积极向身边的人宣讲国防知识呢!

为深播团结友谊的种子,该部广泛开展了“三学”活动,从“学习民族语言、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开始,通过和学校师生搞联欢、拉家常、交朋友,共建民族大家庭、共结军民一家亲。在努尔兰民族风情园的葡萄架下,维吾尔族教师和官兵们时常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香甜的瓜果,敞开心扉交流心声。今年9月9日,该部官兵与学校师生、家长500余人共庆教师节,一起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其乐融融。

维汉双语会话简明手册,成了官兵推崇的热门读物;民族语言和民族习俗的培训,成了官兵向往的新课堂。一次联欢,一次聚餐,就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

春风化雨结硕果,花团锦簇香满园——

建好一所学校就能影响几百名学生,育好几百名学生就能造福几百个家庭

一位教育家说:“良好的教育足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命运,也足以催生一个人走出贫穷落后的决心和希望。”帮建结对是辐射源,牵动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催生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2014年7月,帕提古丽一家高兴得如同过节,因为帕提古丽就要去北京上大学了!

收到北京化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帕提古丽特地换上节日盛装,牵着一年级的小弟弟艾散,跑到部队报喜。“要不是当年解放军支持我考上‘内地高中班’,哪会有我的今天。我今后要努力多学本领,服务家乡,回报解放军的关爱。”帕提古丽漂亮的大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在当地,“八一爱民学校”老师图荪江和阿卜来提反哺母校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他们都曾是托喀依小学的学生。大学毕业那年,两位好兄弟选择了一起返回母校当老师,用知识反哺家乡,用行动回报亲人解放军。“我们都是喝着解放军打的井水长大的,家里受过解放军帮助,也见过解放军资助母校的弟弟妹妹们。不能光说解放军亚克西,我们更要向解放军学习,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回忆起当年的选择,阿卜来提老师深情地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八一爱民学校”已成为全疆双语教学、民族团结的乡村示范校,先后有70名学生顺利考上“疆内初中班”,位居南疆乡村小学前列。

2014年5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喀什召开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场会,全疆教育系统180余名代表参观了“八一爱民学校”,纷纷称赞:真是名不虚传!

在学校教学楼大厅里,一个题为“彩虹世界”的手抄报作品展格外引人注目。“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画面中,工整书写的小楷,被一颗大大的红心包围着。身着各族服装的小朋友跳着舞,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在“红心”的正中央,是身穿军装的解放军。

10多年来,该校所在的村子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非法宗教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村”、“团结村”。被解放军捐资助学的真情和爱心感动的村民们,用纯朴无私的自发行动,回报亲人解放军。

村民吐尔库大叔为部队无偿看树护院长达32年,还砍下自家的树木用以建部队的葡萄园,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他还动员侄女婿来接班。临终前,吐尔库大叔对家里人反复叮嘱,“解放军的好,就像架子上的葡萄一样看得见、数不清,要永远记住!

部队附近的几个村子,有今天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与部队长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疏勒县委书记董建说。

51年前,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响天山南北、红遍祖国大地。如今,总参驻南疆某部帮建结对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动人心魄、绚丽夺目,闪耀在稳疆兴疆的希望之路上。(杨光 张澎涛 张杰 王安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