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破解四道难题 助推村组织爬坡过坎

11.12.2015  13:50

巴什克其克村是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牧民定居点,也是自治区级平原贫困村,尽管已搬迁到定居点20年,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始终停滞不前,成为制约该村脱贫致富的“瓶颈”。

2015年,州安监局工作组在“深入访”的基础上与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反复商议围绕精准脱贫,从如何解决好牧民“定得住、留得住、富起来”等根本问题入手,把群众“最急需、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剥茧抽丝,着力破解四道难题,助推村“两委”爬坡过坎,扬威立信。

问题一:如何推动村民“定得住、住得好”?

工作组住村以来首先思考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定居牧民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牧民到农民的转变、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实现“定得下、住得好”。

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探讨发展思路,根据当地海拔高、极端天气频发、耕地少,露天蔬菜难以成活的实际,确定了发展小拱棚的思路,并专门委托农业技术开发企业设计了钢管结构的小拱棚。

12月9日,走进村民吐尔地·吐尔逊家里的小拱棚,芹菜、白菜、葫芦、辣子和西红柿等蔬菜透着盎然生机。

这个棚20多平方米,种的菜我们一家根本吃不完,前一阵子我老婆拿到路口上卖了五六次,300多元钱就挣上了。”吐尔地·吐尔逊2000年2月从山上搬下来后,为了吃菜不得不骑摩托车到50公里外的巴扎上买。

2015年6月份,工作组把在村委会育好的蔬菜苗移种到这个小拱棚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州安监局副局长、工作组组长王军生手把手地进行指导,浇水、施肥、打枝……

吐尔地家把蔬菜种出来了!这个消息立即在定居点引起轰动,村民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我要种、我也要种!”村民们生怕被落下。

看到村民热情高涨,工作组通过与乡党委政府、村“两委”沟通,筹集3万元加上村民自筹6万元,为30户村民每户建设一座小拱棚。2015年,定居的牧民终于吃到了自产的蔬菜。

等上冻的时候,我在棚子里还要养些鸡,这样明年开春就不用上肥了。”吐尔地·吐尔逊有自己的想法。

问题二:如何解决村民“饮水难、用水难”?

我们以前喝车尔臣河的水,现在喝的是涝坝水,水不行。”作为1997年首批定居牧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吾布力·吐尔逊比别人有更深的体会。

2004年9月,在州党委的对口帮扶下,投资25万元,建设了全疆第一口渗漏安全饮水井,初步解了71户定居牧民的饮水问题。11年过去了,当年的这口井由于矿化度高、泥沙沉积加之村民人数剧增,已不能满足饮水需求。

饮水难、用水难”成了巴什克其克村群众渴盼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期间,村里先后3次打井却没有成功,群众意见很大,并对村“两委”的能力产生了不信任。

工作组与村干部认真分析失败原因:一是方法不对路,没有采取科技手段进行水文勘查;二是缺乏科学组织和施策能力,打井井位存在盲目性。

工作组“对症下药”,与村“两委”一起协调州国土资源局,由地质三大队岩土公司对全村进行水文勘查,根据勘查结果,确定水层深度为180-200米,井位已确定,初步设计井深220米,预计每小时出水量50-60立方米,该工程计划于明年6月底完工。界时,可解决500户2000人和1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到那时候,我们再也不用为吃上干净水、用不上方便的水而发愁了。”吾布力·吐尔逊和广大搬迁牧民对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的艰辛努力也心生感激,“政府只要把水的问题解决好,我们啥也不害怕,也能安心住下来了。

问题三:如何解决村民 “住下来、富起来”?

牧民搬迁下来,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考虑致富的问题。但由于巴什克其克村深居大漠深处,土地贫瘠,村民不能适应从放牧到种植的生产方式转变,缺乏科学种田的方法,群众迫切希望村“两委”带领致富。

咱们只能利用有限的土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项目,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工作组在与村“两委”座谈时说道。

但这样的地究竟能种啥呢?工作组与村干部对全村土地进行实地取样,协调天山通农资化验室对全村土地土壤进行化验,再考虑到这里的气候因素,发展种植块茎作物和花期较长的林果业比较合适,比如说土豆、大蒜、枸杞等。

而村里就有种大蒜成功的村民呀:2015年种了8亩高原香蒜的买买提江·阿布都外力就是走在全村村民前的。

我到2015年已经种了5年了,虽然成功了,但产量并不高。”买买提江·阿布都外力说,2015年工作组来了以后,每个星期都举办各类培训班,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村民活动中心,认真观看记录现场播放的技术视频。

2015年的产量最高,外在的老板一次性地全部收完了,挣了5万多元,明年我要扩大到15亩。”买买提江·阿布都外力是2015年全村靠种地挣得最多的一户村民,从他身上,其他村民也真切感受到了科学种地的好处。

库拉木勒克乡2015年已经购买了6吨优质香蒜种,明年春按每户种2亩地的规划免费发放给村民,一年可增收1万元左右。

问题四:如何让村民“动起来、乐起来”?

巴什克其克村民风淳朴,但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生活匮乏。工作组积极出谋划策,向村“两委”提出, 让村级文化阵地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的支柱,让现代文化占领基层群众的思想阵地,抵御极端思想的渗透,是村民文化生活“活起来”的根本所在。

当天下午,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里坐满了人,维吾尔语的《枸杞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大蒜高产栽培技术》等视频相继在多媒体上播放。

以前我们也不知道玩啥东西,2015年这个地方跳舞唱歌、乐器弹唱、踢键子、双语培训、科普讲座每周都有,大家也愿意来这儿,我们能听到东西、学到知识。”肉孜汗·吐尔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而她以前根本就不懂汉语。

工作组和村“两委”通过加强阵地建设,盘活村文化大院,让闲置的舞台和体育器材重新发挥作用,用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吸引村民积极参与活动,并抓住时机开展“去极端化”、惠民政策等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

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一改过去村委会死气沉沉的氛围,村里的舞蹈跳起来了,歌声唱起来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活跃起来了。”王军生说。

库拉木勒克乡党委书记宋炜表示:州安监局工作组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以“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心,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破解;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韧劲,一分一分地赚取积分;以“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好人让基层组织当”的清醒,一招接一招地为基层组织助力树威,昔日封闭落后的村庄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通讯员:郭城 陈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