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着力构建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

18.01.2018  22:50

        核心阅读 今年,我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绿色推动、就业拉动、融合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最广泛就业平台,着力构建新疆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疆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0%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本报记者王玉召       “力争到2020年,新疆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0%以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1月17日,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信心满满地说出这一目标。       新年伊始,自治区经信委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描绘新蓝图,展现新作为。       2018年,我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绿色推动、就业拉动、融合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最广泛就业平台,着力构建新疆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   立足“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疆钢铁、水泥行业均实现2015年以来首次盈利;多项技术创新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从无到有……过去的一年,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减法”和“加法”方面均表现突出。       今年,自治区经信委明确,要把提高工业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满足需求作为最终目的,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着力在推进工业领域“破”、“立”、“降”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       胡开江介绍,今年将破除低端无效供给,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钢铁、水泥、电力行业去产能。坚决依法依规淘汰钢铁落后产能,巩固已有成果,坚决防止死灰复燃;用好阶梯电价政策,推动能耗不达标水泥产能退出;淘汰5万千瓦以下发电机组落后产能。       推动《自治区分类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实施方案》实施,深化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启动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开展园区型售电主体直接交易,力争直接交易规模达到300亿千瓦时,增长50%。争取大宗工业品铁路运价下浮,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打造“百项技术改造升级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煤、电、化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石油石化、冶金建材、轻工食品、机械制造、民族医药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进伊泰煤制油、宝明矿业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深化优势资源转化。   突出“新”:培育发展动能         在传统动能转型上,一个个对标行动先行先试迸发动力。       昌吉溢达、奎屯天虹、巴州利泰丝路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纺纱生产线相继投产;水泥全行业实现新型干法工艺生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从无到有,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等一批产品达到先进水平;一批智慧健康养老项目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时机,把准产业转型升级脉搏,才能延续工业经济发展向好态势。这其中,既包括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也包括培育新动能。       今年,自治区经信委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主动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等重大专项,支持输变电装备、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乌昌智能制造示范区。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推进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产品等产业发展,支持发展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电极箔、铝合金-石墨烯等硅基、铝基新材料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示范,支持东风、中通、广汽、特变电工等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此外,还将立足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影响力深、竞争力强的品牌,培育焉耆盆地葡萄酒、克拉玛依-奎屯石化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壮大产业集群,强化名品效应。   专注“活”:激发创新动力       在今年1月8日结束的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特变电工作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经历了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由国内向国际,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再到中国电力标准全面输出的转变。截至2017年年底,特变电工实现销售收入552亿元。       特变电工的努力,反映出我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我区将打造功能性化工材料、民族特色医药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25个,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个。       胡开江介绍,今年我区将持续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落实《自治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筹备组建“自治区两化融合联盟”“自治区企业首席信息官联盟”。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5家,自治区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5家、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40家、两化融合试验区2家。       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00家,培育和认定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120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55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继续开展“银河培训”、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全年计划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10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