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力推进帕米尔高原边境乡通大网电工程

25.11.2019  13:03

架通农牧民幸福线

——国网新疆电力推进帕米尔高原边境乡通大网电工程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乡位于帕米尔高原,是全国闻名的边境高原乡,平均海拔3700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热水烧不开、氧气吃不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然而,正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电力施工人员劈石开山,架设一条条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线。

  早在201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按照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大电网延伸和光伏的方式解决了新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但还有一些偏远地区靠小水电和光伏板勉强支撑。小水电为季节性发电,一到枯水期便无法使用,同时,由于光伏板缺少维护,部分村民家的光伏发电设备仅能维持几个小时的照明使用。电能的短缺,极大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高山阻挡不了关怀

  今年,新疆电力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号召,大力推进11个光伏行政村通大网电工程建设,以大电网延伸的方式全面解决缺电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昆仑山的一处山腰,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开掘架设输电铁塔所需要的基坑平台。

  “这项工程最难的是大型机械根本用不上,施工点要么在山上,要么在河谷。今天施工点下面全部是坚硬的页岩石,我们要在此处凿出1个近8平方米的平台,然后再挖4个深度达2米的基坑。”喀什供电公司项目经理蒋小刚介绍,因地质坚硬,施工人员只能先用风钻打孔,打完孔后灌注膨胀水泥浆,将石块胀裂,之后再将石块敲下来。

  其实,岩石只是施工人员遇到的难题之一。工程建设中,大到一座铁塔、小到一颗螺栓,建设所需的7000余吨物资必须从全国300多个生产商通过汽运运到施工现场。

  来自山东的货车司机李连奎说:“从济南开了4天车,走了40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喀什市,原本以为到了目的地,结果从喀什市走到马尔洋乡,区区400公里,我们整整走了一天。

  工程物资运输如同一场奔跑接力赛,在公路运输完成“马拉松”之后,“接力棒”将交给最后一个运输环节———小运,即物资卸载后运到施工现场。工程中大多数铁塔的架设点处于崇山峻岭之间,百米之内的海拔落差往往达到三四百米,大多数塔位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再通过架设索道或采用骡马和牦牛等原始方式进行运输。

  11个光伏行政村中有10个村在叶城县和塔什库尔干县的边境区域内,生活条件和电网建设条件极为恶劣。而这两个县南部多为高海拔山区,加上35千伏变电站供电范围有限,这个区域的电网覆盖率比较低。新疆电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加快边境贫困县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边远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对提高边远地区困难群众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向着高海拔高质量迈进

  在海拔4300余米的马尔洋达板,连续2场大雪给帕米尔高原披上了一件银装。这里的气压只有600百帕,氧气的含量只有平原的70%。在这种环境下,连走上两步都要喘息半天,更别说在远离地面数十米的高空进行长时间、高强度作业。

  远眺马尔洋达坂,一群身着冲锋衣,头戴安全帽的电力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施工,组装塔材、紧固螺栓。

  “现在组立的这基塔,高度31米,重20吨,12名队员至少需要花上2天的时间才能组立起来。”项目经理王华杰说道,“这要放在平原,用机械操作最多只需要半天。海拔高标准更高,高原生态脆弱,如采用常规机械组塔,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为尽量减少对高原植被的破坏,我们的施工人员只能人拿肩扛,像堆积木一样,一件一件紧固起来。

  高原的天气情况瞬息万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恶劣的施工环境,为正常施工部署带来极大困扰。

  “天不亮就要往这赶,上午的天气比下午好,一过中午,就会起风,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就得停下来。为了赶工期,中午我们也只是在施工现场简单地吃点饭。”项目安全员胡凌说道。

  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型整体贫困。而随着电网的进一步延伸,一条连接党和人民的幸福线横空出世,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农牧民也将正式告别电能不足的问题,迎来新时代的崭新生活。这一切的改变,电能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过几个月,大网电将延伸至马尔洋乡。届时,这里的农牧民将用上安全、稳定的长明电,也将使这里的城乡面貌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