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传播胡杨精神的使者

01.07.2015  13:34

  一群候鸟开始了它们生命中的迁徙,天涯苦旅,雷鸣闪电,一次次从高处跌落,一次次又飞向辽阔天空……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创编,刚刚荣获第十一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金奖的《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用令人耳目一新又极具创意的杂技艺术形式,表现了人类共同关注的生态保护主题,展示出候鸟迁徙的壮观和奇妙。

  新疆兵团杂技团团长冯晓玲向记者介绍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时说,2014年,大型情景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荣获兵团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12月29日,在首届新疆兵团“绿洲文艺奖”颁奖活动上,《在那遥远的地方》又获得“绿洲文艺奖”作品奖。

  “作为演出团体,我们有责任传承兵团人的胡杨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新疆,了解兵团。”冯晓玲说。

   创新剧目传播兵团精神

  谈到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冯晓玲认为,这是全团演职人员共同心血的结晶。她介绍,作品创作的初衷是为了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杂技语言,艺术再现兵团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以往杂技只是作为整台演出的一个节目出现,很少单独成剧。如何让杂技更具有观赏性,如何用杂技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兵团精神,成了大家创作的重点。”冯晓玲说。

  最终确定了以五幕杂技剧的形式,讲述一大批热血青年胸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报国理想。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新疆,像胡杨一样扎根新疆,为建设新疆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4年年初,作品进入彩排阶段。同年2月,兵团杂技团受国家文化部委派赴新加坡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在那遥远的地方》在15天中演出39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当地反响热烈。

  兵团杂技团还与内地演艺公司合作,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在内地多个省份进行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观众就是通过他们的演出了解了新疆,得知还有这样一群兵团人。

  记者进入兵团杂技团,看见排练室空空荡荡。询问后得知,全团演员已经赴泰国演出一个多月,二月底才能回国。“只有经受观众和市场检验的作品,才具有活力。从前方人员反映的情况看,这次到泰国演出效果非常好,很多当地华人都被剧中的情节所打动。”冯晓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