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流失海外文物知多少

27.03.2015  13:27

    

印度博物馆米兰壁画(新疆摄影家刘英智提供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斯坦因盗走的西域美术品新疆于阗壁画(网络截图)

    匈牙利博物馆日前展出一尊千年佛像。经福建省文物部门初步判定,该“肉身坐佛”是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20年前被盗的章公祖师像。此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关注。

    自十九世纪末,俄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先后分别数次到新疆等地进行探险考察,进行盗掘,所带走的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现在依然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

    流失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

    记者通过两天的采访,试图为读者还原新疆流失海外文物的路径、所藏国家,以及知名律师对新疆流失海外文物追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新疆网讯(记者巩亮亮 刘盼报道)

    如何流失海外?西方探险家带走新疆难以统计的文物

    “箱子190口,重17000斤,雇车16辆。”这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15年第三次来疆考古探险出境时,所携带的物品。

    自治区文物局一负责人介绍,100年前,清末民初,国家积贫积弱,当时的管理者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差,致使西方探险家从新疆带走了众多的文物;另外一部分则是解放后,文物贩子、盗墓分子对于新疆文物的偷盗。 “年代久远,数量众多,难以统计。”这是新疆各级文物主管部门面对流失海外文物数量时,最常用的词语。

    和田地区文物局局长张化杰说,和田地区的文物遗址多半都被西方探险家发掘过。

    策勒县一位分管文化体育工作的副县长坦言,西方探险家们曾对丹丹乌里克遗址、达玛沟遗址进行过发掘,带走的文物难以统计。

    被斯坦因盗挖百年之后,考古人员在达玛沟遗址发掘出世界上已知的最小、最精美的殿堂式佛寺,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国家一二级文物,小佛寺遗址的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考古七大发现之一。

    曾在克孜尔石窟进行过挖掘活动的柯勒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在那里热烈而高兴地进行挖掘,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关于100年前的这场对新疆珍贵文物的盗掘,国内很多出版社在近十年内相继翻译过西方探险家对新疆的探险书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丛书。

    现藏在哪里?欧美印俄博物馆皆有

    新疆龟兹研究院副院长赵莉一直奔走在多个西方国家,寻访流散海外的新疆遗珍。

    赵莉在电话中说,她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待过一年,对这座博物馆所藏的新疆文物进行了拍照,“这间博物馆所藏的新疆文物大概有四千余件。

    赵莉最关注的是新疆流失海外的壁画和雕塑,她发现龟兹的珍品成为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等外国博物馆的馆藏。

    张化杰说,在和田地区运走文物最多的是斯坦因,它们一部分现藏印度总督博物馆,一部分在大英博物馆。而斯文?赫定带走的文物目前还没有对外公布,还有日本人从和田带走的,现在收藏在日本京都等地。

    巴州文物局副局长覃大海说,楼兰古城、米兰遗址等文物遗址,都是西方探险家首先发现的,这些文物遗址经历过数次探险家的考察,所带走的文物遍布世界多座知名博物馆。

    记者在网上查阅发现,印度博物馆专门设有“中国新疆馆”,在200多平米的展厅里摆放的全部都是来自中国的文物,确切地说是来自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和田尼雅遗址、罗布泊古楼兰遗址等。

    通过这些采访对象,可以勾勒出新疆流失海外的文物,主要藏于欧洲、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等地的博物馆。

    如何追索?追溯期限计算上有讲究

    北京京禧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洋,被誉为中国诉讼追索海外文物第一人,以追回圆明园铜兽首而闻名。

    曾在新疆生活多年的刘洋在电话中说,流失海外的文物,应该理解为鸦片战争后因战争抢掠、盗掘等不道德和非法手段而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并不包括通过正常贸易输出的海外文物。新疆流失海外文物在追索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从什么时候算“追溯期限”。

    国际上有关追索失窃或走私文物的公约主要有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罗马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刘洋说,这两个公约留了两个“后门”:一是追溯期限有相应限制,流失时间超过这个期限就不受公约保护;二是公约并不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只对认可公约、签署协议的国家才生效。

    在刘洋看来,新疆流失海外的文物如果追索的话,其追溯期限当然不能从文物被盗那天算起,而应该从西方探险家关于新疆探险的书籍被新疆读者看到算起,这样才比较公平。 “这个提法是《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的新发现规则,适用于所有该公约的签署国。”刘洋说,文物被盗时,文物所在地的人民由于贫穷很难出国,无法得知被盗文物的具体情况,追溯期限不能从被盗那天开始算起。

    自治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作为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遗产,是构成该民族、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是民族尊严的体现。因而,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既是国家的权利,也是国家的责任。 “面对难以统计的新疆流失海外文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刘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