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权交易助推农民节水

29.09.2014  12:06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张向阳报道)9月25日,在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该县包家店镇塔西河村农民罗世军收到了一个400元红包,这是他今年在种植15亩地中节省了1300多立方米的水,以农业用水基本水价的6倍所得,一年下来,浇水的费用由往年的462元,降到了62块钱。

    这是我区水权改革唤醒农民节水意识的故事,也是源于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体系的建立。

    种15亩地水费仅62元

    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确权定额的基础上,农民每年配额的农业用水是固定的,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为例,在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确定了农民每户所拥有土地的面积,每亩地全年定额400方水。

    罗世军也给新疆都市报记者介绍起了水权水价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我们家一共15亩地,用水定额是一共6000立方米,也就是我有6000方水的水权。”罗世军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一次性预交了6000立方米的水费,并加入了塔西河村农民协会“预约节水”,成为了水权交易的试点户。

    今年罗世军节约了1300多立方米的水,这些水通过塔西河村农民协会以6倍的价格出售给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

    “往年一年用水6000立方米,农业灌溉基本水价每立方米为0.077元,水费共计462元。而今年节省出来的水卖了400元,等于今年我的水费只有62元。”罗世军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节约用水,其实是滴灌节水设施投入的结果,那么,节水设施的投入也需要资金投入,农民又是如何来算这笔账呢?

    “我们一亩地使用滴灌设施,确实要投入150元左右,但滴灌带来了增产。”罗世军说,没使用滴灌前,15亩地的净收入在6000元左右,而使用滴灌后,15亩地的收入是1.4万元。

    罗世军的情况也体现在包家店镇塔西河村其他50多户农民的身上。

    “我们协会有56户农民参加水权交易,1370亩地,节约出了13万立方米的水,农民卖出的水费净收益大约有4万元。”塔西河村农民用水协会会长刘玉奎说,水权交易提高了农民的节水积极性,用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卖出去的水,在扣除基本水价后的利润,拿出18%留在协会,用于灌溉期应急抢修,这样更好地解决应急抢修的问题。

    回收的水用于工业

    其实,所谓水权交易是指具有水权人资格的水使用者协会、水区、自来水公司、地方自治团体等机构及个人进行的水权买卖。水权交易能诱使用水效率低的水权人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部分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使新增或潜在用水人有机会取得所需水资源。

    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现行的水权交易是指农民将二轮土地定额内节约的水量,通过水权交易大厅和水银行(水库)调蓄,再由塔西河工业供水工程输送给园区企业,实现使农业高效节水向高效用水的转变。

    今年玛纳斯县的农民通过水权交易中心,到目前共计交易了80万立方米的水。

    “目前,农民节约的这80万方水全部调配给了工业使用,工业按照每方水1.5元的价格从水权交易中心购买。”玛纳斯县水权交易中心主任朱伟说,工业出钱购买,这也是反哺农业的一种方式。

    朱伟表示,农民节约的水需经过碧源供水公司净化处理后,再调配给工业使用,碧源供水公司设计的处理能力是2000万方左右。目前工业的需水量仅仅是300万方,还处于非满产状态,现在每处理一方水的成本在1元钱以上,因此,目前工业购水价格与节水回收和处理成本基本持平。但如果碧源供水公司处于满产状态,处理一方水的价格就会大大降低,到时也将会及时调整回收农民水权的价格,随着成本的降低,回收水权价格的提高,农民出售水权获得的收益更多,将会更大程度上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农业节水将向多元转换

    目前,玛纳斯县节约的农业用水仅仅是向工业方面进行转化,但玛纳斯县未来的目标是要让农业节水向工业、生活、生态多元转换。

    据介绍,玛纳斯县境内塔西河流域的30万亩高效节水农田,每年可以节约用水2000万方,而目前工业的需水量仅仅为300万方,这样是否会陷入“供大于求”的状况?

    “以前节约用水,主要是靠政府调控,但节水仅靠政府部门和企业远远不够,让我们为之高兴的是通过水权交易体系的建立,逐步盘活了整个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玛纳斯县委常委李春林说,通过利益引导激发农民节水积极性,现在农民尝到了甜头,已开始由以前的“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

    对于节约用水的“去向”则更不用担心,李春林表示,单就工业用水来说,玛纳斯县远期的工业用水总需求为2400万方,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将远远大于300万方的需求。另外,玛纳斯县每年需要4000万立方米的生态用水,农业节约用水可以用于生态用水,所以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李春林说:“我们‘耗资1.2亿元三水统调’(农业用水向工业、生活、生态调配)工程,其中政府投资持股51%,其余有民间资本参与,政府会将51%股份的收益,全部用来为生态用水买单。

    李春林表示,后期水权交易还将在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推广,全面促进农业用水向工业、生态、生活等多元用水转换。

    ■相关新闻

    差别化水价促进退地减水

    我区将推行吐鲁番、博州、昌吉等地差别化水价经验,在确保农民基本农田用水和享受基本水价的基础上,对其他农业用水实行差别化水价政策。

    昌吉州对二轮土地定额内用水实行价格保护性政策,2015年执行70%的水价;对二轮承包地超定额用水和二轮承包地以外土地用水,按照标准成本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

    鄯善县2010年率先实行差别化水价制度,30年责任田实行基本水价0.15元/立方米,非30年责任田用水定额内实行成本水价0.21元/立方米,超定额部分按累进加价制度征收水费、水资源费和水资源补偿费。